苦才是人生(珍藏限量版)

第一章 人间处处是乐土
有就享受,没有就坦然接受一个人的功名利禄,其实跟前世福报有关。倘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只能折损现有的福报,与所求南辕北辙。
1.人间正道是无常
2.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3.死是大苦,佛来解脱
4.改变一种观念,就有可能新生
5.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6.人老了,该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归宿了
7.无常绝不会按常理出牌
8.“不畏后世,无恶不作”
9.有信仰,人才能活得有质量
10.催眠对前世存在的佐证
11.走出我们生命中的误区
第二章 因为无常,所以感恩
修无常是最高的大法看看我们的周围,每分每秒都有许多人死去,有些是病死,有些是横死,有些是自杀?死亡的呼啸声一直在 我们耳边回响,只不过我们一直充耳不闻,或者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但这样做,死亡就会离我们远去吗?
1.过一天,离死亡就更近一天
2.活着,且勇敢迎接无常
3.懂得无常,就会笑看感情花开花落
4.泰姬陵所流露的无常
5.有权有势又怎么样
6.亲人、怨敌都可能变
7.因为无常,所以珍惜
8.明白无常对人有什么好处
第三章 笑谈人间几多苦
世人都想趋吉避凶、离苦得乐,为此有人寻找灵丹妙药,有人追求钱财,有人渴望爱情,有人向往高位?但是,不管有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人们仍然活得很苦。那么,在自己身心上时时刻刻发生的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人生就是这么苦
2.没有一个人逃得了苦
3.祸不单行很正常
4.任何一种快乐也离不开苦
5.怕老是没用的
6.“贪”与“贫”很接近
第四章 越舍越得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一个贪财的世间人,即使拥有一时的风光,下场也 不会尽如人意;一个贪财的修行人,整天心心念念想着怎 么弄到钱,修行也必定一无所成。
1.越“舍”越“得”
2.获取财富,不要盲目跟风
3.天高不算高,心贪第一高
4.任何苦乐都不会无因无缘
5.挑剔别人前,请先挑剔自己
6.这样想,就能远离痛苦
7.苦与乐的真谛
第五章 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
关爱可怜人,比供养菩萨的功德大。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关爱十分可怜的人,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
1.爱护物命,从点滴做起
2.随喜恶人,恶报更大
3.做任何事都要先发善心
4.一念之差,福报顿消
5.想除苦,要修“自他相换”
6.永远牢记自轻他重
7.修心大课堂:把亲人当菩萨
第六章 这样做事就有福报 佛的加持不可思议。
不少人在学佛的过程中,身上可能都发生过一些奇 妙的事情,依靠佛像、寺院、上师的加持,有些感应无 法言说、非常微妙。
1.睡觉时要吉祥卧
2.布施不是非钱不可
3.供佛就有大福报
4.把一天的生活当一生来观修
5.不要随便发恶愿
6.善念对健康非常有利
7.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
8.藏地老人为什么用转经轮
9.转经轮在古代汉地也有
10.右绕佛塔,功德无量
11.转绕佛塔时要这样想
12.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
13.我的妈妈叫绿度母
第七章 生有所依,老来有靠
念“阿弥陀佛”,老少咸宜 法王如意宝说:“念佛时,应像年轻人谈恋爱日夜想 着对方一样,要一直想着往生极乐世界、想着阿弥陀佛 的功德。若能如此,决定可以往生。 ”
1.极乐世界要经常想
2.愿人人都掌握“刹那往生法”
3.与文武百尊结善缘也能自在解脱
4.祈祷莲师有什么福报
5.观修莲师,别的佛会不会生气
5.想除去负罪感,就念金刚萨?心咒
6.不同的佛号有不同的功德
7.积福是不是一种执著
8.放下就有极乐
9.亲人去世前,要这样帮助他们
10.临终一念至关重要
11.临终关怀的智慧
第八章 孝顺父母的智慧
最大的孝顺:让父母不再怕死 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 过得好一点。其实,孝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享受 天伦之乐,更要帮他们打消对死亡的恐惧。
1.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报应
2.父母需要你时,你在哪里
3.不要指使父母为自己做事
4.尊敬长辈,连动物也懂
5.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
6.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须弥
7.听老人言没错
第九章 佛语暖人心
挑拨离间,来世变成哑巴鬼。 不但自己切莫离间别人,当听到别人在巧言挑拨时,也应漠然处之,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这样对方就拿你无可奈何了。
1.莫轻信离间者的谗言
2.做人,厚道吧
第十章 看法决定活法
如果自己把一切都看作逆境,那即便身处天堂,也会觉得和地狱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都看作顺境,那即便 身处地狱,也会像在天堂一样。
1.老年人不要经常忆旧
2.不要对人有害心
3.因果正见,无价之宝
4.一饭之德必偿。
5.狗要饭还有规矩吗
6.懂得惜福,才能积福
7.警惕身边讲话爱夸张的人
8.贪则近贫
9.为什么很少有人能知足少欲
10.知足第一富
11.世界上找不到极致的幸福
12.不要死执于一点
13.其实,你并不穷
附录 大自在——索达吉堪布精彩开示录
有就享受,没有就坦然接受一个人的功名利禄,其实跟前世福报有关。倘若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只能折损现有的福报,与所求南辕北辙。
1.人间正道是无常
2.有些病,请交给佛来医
3.死是大苦,佛来解脱
4.改变一种观念,就有可能新生
5.有归宿感的人,晚年不会苦
6.人老了,该为自己寻找生命的归宿了
7.无常绝不会按常理出牌
8.“不畏后世,无恶不作”
9.有信仰,人才能活得有质量
10.催眠对前世存在的佐证
11.走出我们生命中的误区
第二章 因为无常,所以感恩
修无常是最高的大法看看我们的周围,每分每秒都有许多人死去,有些是病死,有些是横死,有些是自杀?死亡的呼啸声一直在 我们耳边回响,只不过我们一直充耳不闻,或者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但这样做,死亡就会离我们远去吗?
1.过一天,离死亡就更近一天
2.活着,且勇敢迎接无常
3.懂得无常,就会笑看感情花开花落
4.泰姬陵所流露的无常
5.有权有势又怎么样
6.亲人、怨敌都可能变
7.因为无常,所以珍惜
8.明白无常对人有什么好处
第三章 笑谈人间几多苦
世人都想趋吉避凶、离苦得乐,为此有人寻找灵丹妙药,有人追求钱财,有人渴望爱情,有人向往高位?但是,不管有没有实现这些目标,人们仍然活得很苦。那么,在自己身心上时时刻刻发生的苦,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人生就是这么苦
2.没有一个人逃得了苦
3.祸不单行很正常
4.任何一种快乐也离不开苦
5.怕老是没用的
6.“贪”与“贫”很接近
第四章 越舍越得
得便宜处失便宜,贪什么? 一个贪财的世间人,即使拥有一时的风光,下场也 不会尽如人意;一个贪财的修行人,整天心心念念想着怎 么弄到钱,修行也必定一无所成。
1.越“舍”越“得”
2.获取财富,不要盲目跟风
3.天高不算高,心贪第一高
4.任何苦乐都不会无因无缘
5.挑剔别人前,请先挑剔自己
6.这样想,就能远离痛苦
7.苦与乐的真谛
第五章 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
关爱可怜人,比供养菩萨的功德大。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关爱十分可怜的人,有时候比供养佛菩萨更为殊胜。
1.爱护物命,从点滴做起
2.随喜恶人,恶报更大
3.做任何事都要先发善心
4.一念之差,福报顿消
5.想除苦,要修“自他相换”
6.永远牢记自轻他重
7.修心大课堂:把亲人当菩萨
第六章 这样做事就有福报 佛的加持不可思议。
不少人在学佛的过程中,身上可能都发生过一些奇 妙的事情,依靠佛像、寺院、上师的加持,有些感应无 法言说、非常微妙。
1.睡觉时要吉祥卧
2.布施不是非钱不可
3.供佛就有大福报
4.把一天的生活当一生来观修
5.不要随便发恶愿
6.善念对健康非常有利
7.他若死时你救他,你若死时天救你
8.藏地老人为什么用转经轮
9.转经轮在古代汉地也有
10.右绕佛塔,功德无量
11.转绕佛塔时要这样想
12.有信心,狗牙也是佛牙
13.我的妈妈叫绿度母
第七章 生有所依,老来有靠
念“阿弥陀佛”,老少咸宜 法王如意宝说:“念佛时,应像年轻人谈恋爱日夜想 着对方一样,要一直想着往生极乐世界、想着阿弥陀佛 的功德。若能如此,决定可以往生。 ”
1.极乐世界要经常想
2.愿人人都掌握“刹那往生法”
3.与文武百尊结善缘也能自在解脱
4.祈祷莲师有什么福报
5.观修莲师,别的佛会不会生气
5.想除去负罪感,就念金刚萨?心咒
6.不同的佛号有不同的功德
7.积福是不是一种执著
8.放下就有极乐
9.亲人去世前,要这样帮助他们
10.临终一念至关重要
11.临终关怀的智慧
第八章 孝顺父母的智慧
最大的孝顺:让父母不再怕死 很多人为了报答父母,拼命地赚钱,希望父母晚年 过得好一点。其实,孝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享受 天伦之乐,更要帮他们打消对死亡的恐惧。
1.不恭敬父母,佛也曾遭报应
2.父母需要你时,你在哪里
3.不要指使父母为自己做事
4.尊敬长辈,连动物也懂
5.绝对不敢轻视老年人
6.父母之恩,深似大海、高如须弥
7.听老人言没错
第九章 佛语暖人心
挑拨离间,来世变成哑巴鬼。 不但自己切莫离间别人,当听到别人在巧言挑拨时,也应漠然处之,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这样对方就拿你无可奈何了。
1.莫轻信离间者的谗言
2.做人,厚道吧
第十章 看法决定活法
如果自己把一切都看作逆境,那即便身处天堂,也会觉得和地狱没有差别;如果把一切都看作顺境,那即便 身处地狱,也会像在天堂一样。
1.老年人不要经常忆旧
2.不要对人有害心
3.因果正见,无价之宝
4.一饭之德必偿。
5.狗要饭还有规矩吗
6.懂得惜福,才能积福
7.警惕身边讲话爱夸张的人
8.贪则近贫
9.为什么很少有人能知足少欲
10.知足第一富
11.世界上找不到极致的幸福
12.不要死执于一点
13.其实,你并不穷
附录 大自在——索达吉堪布精彩开示录
索达吉堪布,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更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 1990至1999年,堪布曾前往欧美及东南亚等多国弘法。近年来,又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等高校,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并与诸多海内外科学家,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一直以来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苦才是人生(珍藏限量版)》是一套能给人带来殊胜福报的珍藏限量版上师法本和开光加持的转经轮套装。因缘具足,把它请回家,每读几页书,转几下经轮,您会发现内心开始清明、强大,身体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安。甚至就是默默读一遍“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内心也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悟。得此善宝,与其朝夕相处,一切违缘将迅速化于无形,诸多世间、出世间利益会日益圆满。
比价列表
暂无价格数据。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