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综论
吴语三论
吴语的动词重叠式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从几种语法格式的分布地域看古吴语的北界
上海方言的后置词与类型学意义
吴方言研究方法浅议
由《方言注》、《尔雅注》看早期吴语
论章太炎《新方言》的吴语比较研究
略谈常州话70年来的变化
略谈“常州普通话”的方言特征
二 吴音的描写和共时比较
浙江泰顺县新山方言的音韵特点及其归属
关于喉门音与齐齿韵的拼合问题
武义话的小称变音
无锡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
庆元(竹口)方言古浊平字类的入声化及其成因
宣州片吴语入声演变的方式
嘉善方言音系
浙江洞头县大门岛方言音系
甬江片吴语语音内部的共时比较
通东、金沙、南通三种方言古知系声母演变的比较
开化县华埠土官话音系
吴语区缙云西乡新碧镇(碧溪、碧虞、碧川)方言音系的特点
三 吴音的历时演变
一百年来绍兴方言的语音演变
《古今韵表新编》的音系
宁波话的一、二等群母字
吴语寒罩韵的化历程及分区意义
吴语梗摄字和宕摄字的分合及类型
上海方言音变的双向扩散
当代苏州方言韵母语音演变的初步考察
浙江畲话中的吴语成分
四 本字和词语的考释
绍兴话“偐子”本字考
明清时代吴语形容词选释
“侬”字称代演化轨迹探论
宁波方言词语考源(之二)
玄应《众经音义》所释吴方言词考
吴语隐实示虚趣难词历时共地研究
现当代上海话词语内部共时差异的研究
通东方言与南通方言词语比较研究
五 语法
嵊县长乐话语法两则
从吴语“一”可作指示词说起
吴语的单音形容词重叠后缀初探
舟山方言中ABB式摹状形容词
上海话中后置“辣海”的语法功能和性质
上海话象声词的复杂形式
常州方言的指示代词
海门话的代词系统
六 语音实验
吴语声调的音区特征、曲拱特征、调类合并和包络式变调
吴语太湖片单音节声调的曲线拟合分析
常州话前高元音的舌尖化
宁波方言元音的声学语音学研究
廿八都话的中塞音的实验研究
七 吴语跟非吴语的比较
吴语与粤语人称代词的比较研究
闽北方言和南部吴语的共同点举隅
吴语与江淮话在镇江的过渡带方言
吴语的拨字句和湘语的把字句
吴语与赣语在赣东北接触情况简述
新余方言跟上海方言语音和词汇比较
上海的洋泾浜英语
八 庆贺宫田一郎教授八十华诞
我和吴语研究
友好的合作,卓越的贡献——在庆贺宫田一郎教授八十华诞寿宴上的致词
宫田一郎教授的学术成就
宫田一郎教授主要论著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