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规则:行为经济学范式
作者:肖本华 著
出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12
页数:227
定价:32.00 元
ISBN-13:9787564215040
ISBN-10:7564215046
去豆瓣看看 内容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与局限性
2 主流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述评
2.1 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2.2 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研究
2.3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的研究
2.4 主流经济学范式下国内关于货币政策规则的研究
2.5 对危机前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的评析
2.6 后危机时代货币政策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3 行为经济学及在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述评
3.1 行为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2 行为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前景理论与不一致时间偏好理论
3.3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述评
4 通胀预期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研究
4.1 国外关于通胀预期的有限理性与异质性研究
4.2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有限理性实证研究
4.3 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异质性实证研究
5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5.1 对巴罗和戈登模型的修正
5.2 基于修正的巴罗和戈登模型下的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5.3 危机前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1984~2007年
5.4 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2008~2012年
6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
6.1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三种货币政策目标制的比较分析
6.2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货币政策的价格稳定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研究
6.3 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研究
7 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研究
7.1 泰勒规则的多重共线性与潜在产出的计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7.2 泰勒规则的非线性问题
7.3 资产价格波动下的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肖本华,男,1970年11月出生于湖北大冶。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在站博士后,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与宏观调控。
近年来,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国家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和上海市教委自主创新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在《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国研网全文转载。
《货币政策规则:行为经济学范式》通过构建行为经济学范式下的宏观经济模型对通胀目标制、价格水平目标制、通货膨胀和价格混合目标制三种目标规则进行比较,认为通货膨胀和价格混合目标制是最优的,但可操作性不强,选择通货膨胀目标制还是价格水平目标制应考虑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惯性及对外经济开放度等因素。在有限理性下,价格稳定与金融稳定这两种目标并不是统一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货币政策应考虑金融稳定目标。后危机时代,应进一步完善通货膨胀目标制,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框架,加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协调。
《货币政策规则:行为经济学范式》还根据行为经济学相关理论,基于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和货币政策目标损失函数的非对称性等理论假设,对泰勒规则进行了研究,认为泰勒规则在考虑价格稳定的同时还应兼顾金融稳定,其形式应是非线性;在泡沫时期可以考虑采取包含货币因素的利率规则。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