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目录:
编者序: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心理学的历史与方法论
1.心理学的诞生:漫长的过去和短暂的历史
2.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的前身是“精神物理学”
3.“心理学之父”冯特: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
4.格式塔心理学:冯特学说遭遇了反驳
5.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将无意识引入心理学
6.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转变了美国心理学的方向
7.行为主义心理学:“意识”是肉眼看不到的
8.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股势力
9.超个人心理学:受东方思想影响的心理学
10.心理学的两大分门:实验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11.心理学的未来: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专栏:心理学学术研究中心的变换
第2章 了解心理机能
1.心理活动:人们有哪些心理活动
2.生理心理学:生理和心理存在对应关系
3.神经系统:心理与生理的优秀联络员
4.大脑的机能:心理活动的指挥官
5.感觉: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6.感觉现象(一):适应
7.感觉现象(二):对比
8.感觉现象(三):遮盖
9.知觉:让感觉变得更有意义
10.错觉:不能信任自己的眼睛
11.供给理论:从功能的角度看待事物
12.记忆的机能:了解托尔文的记忆模式
13.记忆与遗忘:海马是记忆的桥梁
14.感情:此较和感情相似的概念
15.情绪:人们为什么有各种情绪
16.吊桥实验:情绪会受到生理反应的影响
17.学习:用联结理论解释学习的原理
18.穿梭箱实验: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
19.智力:一种综合或一般的能力
20.智力的构成: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
21.人脑与电脑:电脑会超越人类吗
专栏:植物也会感觉到疼痛吗
第3章 人的一生与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关注人们一生的心理变化
2.胎儿期的发展:母亲的心理会影响胎儿成长
3.感觉的形成:人类感觉机能的发展
4.依恋关系:小婴儿的“一见钟情”
5.婴幼儿期的认知:开始认识世界和自我
6.社会性的萌发:幼儿时期的游戏很重要
7.儿童期的心理发育:反抗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8.帮团年龄:人格形成的重要环节
9.性别的分化:性别角色的确立
10.青少年期的过渡:从叛逆到成熟的转折
11.不想长大的青年:心理上的彷徨时期
12.青年期的人际关系:同性和异性的关系变化
13.青年期的择业观:左右人生的职业选择
14.成人期的问题:在社会中寻找自我同一性
15.家长的责任:育儿能力与性别差异的关系
16.中年的“思秋期”:如何应对中年期的压力
17.老年期的计划:活到老学到老
18.临终关怀:平静地面对死亡
专栏:最舒服的节拍是什么样的
第4章 关注性格和行为的心理学
1.思考人类的性格与行为:性格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2.性格的分类:性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3.弗洛伊德创立的构造论:心灵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特性论:20世纪诞生于美国的性格理论
5.性格测试(一):作业测试法和投射测试法
6.性格测试(二):测试性格的答题纸法
7.心理异常(一):神经症表现和治疗
8.心理异常(二):精神病的表现和治疗
9.催眠疗法:了解催眠疗法的效果
10.精神分析疗法:消除无意识中的压抑
11.分析心理学:荣格探寻的无意识世界
12.行为疗法:改变来访者的不良行为
13.认知行为疗法:融合认知心理学的疗法
14.人本疗法:真正解决问题的是自己
15.交流分析法: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16.森田疗法:顺其自然地进行治疗
17.家庭疗法:改变家人之间的交流模式
18.EAP系统:对员工的心理进行辅导
19.临床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人们的生活
第5章 群体与社会心理学
1.社会心理学的目标:关注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
2.对他人和事物的认知:我们的判断受到什么影响
3.认知不协调理论:因愿望和现实不符合而矛盾
4.归因理论:寻找的原因要合理
5.群体的作用:人类受到群体的很大影响
6.群体的规范:群体中理所当然的常识
7.组织的士气与动机:关注组织成员的心理
8.领导的类型:什么样的领导令人满意
9.组织变革:组织如何与时俱进
10.广告与消费心理学: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
11.人类工程学:营造舒适环境的心理学
12.PTSD的应对:怎样治疗突发事件的后遗症
13.犯罪心理学:了解罪犯的行为和心理
14.罪犯低龄化:青少年为什么犯罪
15.在家庭分化的呼声中:家庭的现状和家长的作用
16.偏见与陈规:了解现存的认知结构
17.国际冲突与心理学:尝试使用心理学解决国际冲突
《心理疗法》目录:
编者序:心理健康是“谈”出来的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精神分析学和艺术疗法
1. 为20世纪心理学揭幕: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
2. 性本能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动力:弗洛伊德派
3. 将心里的压抑全都说出来:自由联想法
4. 将感情投射给错误的对象:移情现象
5. 怀着爱心积极地治疗:能动疗法
6. 性欲是儿童期的重要力量:性心理的发展
7. 通过沟通来促进个体的成长:交流分析
8. 探寻原型的构成:荣格派理论
9. 荣格用100个词找出心结:词语联想法
10. 沙盘可以呈现内心世界:箱庭疗法
11. 一身体症状也是有意义的:过程定向心理学
12. 适度的自卑感能够成为努力的动机:阿德勒派的理论
13. 通过“玩”来消除儿童的心理问题:游戏疗法
14. 在感受艺术的同时获得治疗:艺术疗法
15. 音乐可以增强身心健康:音乐疗法
16. 具有象征意义的“心理秀”:心理剧
17. 重视即兴表演的“戏剧游戏”:戏剧疗法
18. 促进身心健康的动作疗法:舞蹈疗法
19. 交织多种艺术形式的疗法:表现疗法
20.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故事:讲故事与编故事
21. 在随笔中找到治疗的方向:写作疗法
第2章 催眠疗法、幻想疗法与超个人心理学
1. 心理暗示具有强大的力量:催眠疗法
2. 在不知不觉中被催眠:间接催眠
3. 想象力是一种神奇的免疫力:幻想疗法
4. 关注脑科学的心理疗法:罗斯曼派的幻想疗法
5. 治疗师精心设计的趣味疗法:格洛布曼流的幻想疗法
6. 在深度恍惚状态下体验幻想:觉醒梦疗法
7. 重新经历那些重要的往事:直观印象疗法
8. 达到超越时空和自我的状态:超个人心理学
9. 关注自己的副人格:心理综合
10. 用全息呼吸唤起强烈的幻想:全息呼吸法
11. 烦恼的时候画一个圆:中心疗法
12. 获得内心平静的修炼方法:坐禅
13. 寻找人神一体化的感觉:旋转舞蹈冥想法
14. 可以控制梦境的高超技术:色诺. 梦想疗法
15. 古老的心灵修行:新萨满教
第3章 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
1. 消除人们的不良行为:行为疗法
2. 循序渐进地消除不安感:系统脱敏法
3. 用报酬来“换”良好的行为:代币制疗法
4. “忽视”也是治疗方法:消去法
5. 不再逃避那些可怕事情:暴露疗法
6. 分清行为产生的原因:应用行为分析
7. 接纳自我,完善自我:辩证行为疗法
8. 挑战消极的自我暗示:自信训练法
9. 心理学家制定的标准训练法:社交技巧训练
10. 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认知疗法
11. 人们是因对事物的错误看法而困扰:理情疗法
12. 如何预防紧张情绪:紧张免疫训练法
13. 理性地面对烦心事:认知疗法
14. 找出歪曲认知的图表:图表疗法
15. 战胜精神外伤:EMDR
16. 接受切换“心理模式”的训练:正念认知疗法
第4章 放松疗法、自律性疗法和身体疗法
1. 消除紧张带来的危害:放松疗法
2. 如何达到全身肌肉放松的目标:渐进性肌肉松弛法.
3. 通过自我暗示进入催眠状态:自我催眠
4. 自己可以进行的催眠:自律训练法
5. 幻想自己会做得更好:幻想训练
6. 可以通过手掌来感受温暖:自我管制法
7. 学会不受感情左右:感情监视法
8. 学会让身体用力的正确方法:自我控制法
9. 在放松的时候关注躯体反应:生物回馈法
10. 治疗心灵从身体开始:身体疗法
11. 心理压抑会导致肌肉紧张:赖希身体疗法
12. 体验稳稳站在大地上的感觉:生物能疗法
13. 无意识动作中的重大意义:菲登奎斯疗法
14. 如何正确地使用身体:亚历山大技术
15. 尝试用一个小时来吃橘子:感官的觉察
16. 将身体舒展到理想状态:罗夫疗法
17. 通过身体按摩获得安心感:伊沙兰按摩
第5章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
1. 关注人类的潜能开发:人本主义心理学
2. 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来访者中心疗法
3. 在集体中获得成长:会心团体
4. 奇妙的“被感觉到的感觉”:聚焦疗法
5. 体会自己的所作所为:格式塔疗法
6. 心理疾病源自不负责的行为:现实疗法
7. 努力追求生命的意义:意义疗法
第6章 家庭疗法、集体疗法
1. 个人病症源于整个家庭的问题:家庭疗法
2. 糟糕的婚姻关系会影响身心健康:夫妻疗法
3. 家庭问题会跨代遗传:多世代家庭疗法
4. 关注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有误:家人相互影响疗法
5. 以主观的理解讲述客观的事实:叙事疗法
6. 家庭环境会影响发病率:家人心理教育疗法
7. 正在烦恼的不只你一人:集体疗法
8. 在组织交流中重拾自我:构成性会心团体
9. 负面情绪来自人际关系的困扰:人际关系疗法
10. 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实存性集体疗法
11. 让参与者共同展开想象:集体幻想疗法
12. 以小组形式解决共同的问题:戒酒互助协会
13. 非专业人士自发组成的小组:自助小组
14. 预防比治疗更需要重视:交流心理学
第7章 短期疗法和其他心理疗法
1. 快速地解决问题:短期疗法
2. 任何东西都可以活用:战略心理疗法
3. 反其道而行之:反论疗法
4. 用苦行激励自己戒除恶习:苦行疗法
5. 把过去定位为例外情况:解决志向性疗法
6. 转述话语的技巧:神经语言计划
7. 否定来访者全面性的断言:可能性疗法
8. 生活需要用心分析:交流分析法
9. 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内观法
10. 具有东方色彩的疗法:森田疗法
《心理咨询》目录:
编者序:邂逅心灵捕手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心理咨询是什么
1.心理咨询是什么:让你心中不再有疑惑
2.心理咨询的种类:是预防,还是治疗
3.咨询师是心理学专家:绝对少不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4.心理咨询师的特质:谁具有心理咨询师的潜质
5.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脆弱心灵的守护人
6.心理咨询精神: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
7.与心理咨询相关的领域:哪些行业需要心理咨询的辅助
第2章 心理学基础知识
1.个性: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基本倾向
2.自我:意识和行为听从于谁
3.高原反应:坚持就一定会胜利吗
4.早熟现象:为什么青少年性成熟会越来越早
5.光环效应:偏见是如何形成的
6.宣泄:洗涤和净化心灵的方式
7.矛盾:想要的太多而只能选一个
8.欲求不满:当心灵陷入欲望的陷阱
9.适应机制:为内心失衡时刻准备着
10.退行:为什么会像孩子一样逃避问题
11.压力:外来刺激带来的身心不适
12.应对压力:减压的恰当方式
第3章 心理问题的基础用语
1.精神外伤:痛苦经历引起的心灵创伤
2.摄食障碍:了解厌食症和贪食症
3.神经官能症:由心理因素带来的不安感和恐惧感
4.社交恐惧症:对他人感到强烈的不安和紧张
5.歇斯底里症:过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打击造成的反应
6.不安:对未来总是充满不好的预感
第4章 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
1.会心:一起解决彼此的内心问题
2.自我表达: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
3.共情:走进咨询者的内心世界
4.肌肤接触:亲密接触与爱的生长
5.亲和感:别让初次会面太紧张
6.心理评估:对心灵进行全面检查
7.验证尺度:看看心理检查是否正确
第5章 用心理咨询来援助心灵
1.程序架构:了解心理咨询的面谈程序
2.指导性心理咨询:威廉姆森赋予心理咨询指导的意义
3.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罗杰斯倡导关注咨询者本身
4.家庭疗法:全家人一起参与治疗
5.职业疗法:通过劳动的方式恢复心理健康
6.游戏疗法: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
7.心理剧:莫雷诺帮你在舞台上找回自我
8.手指画:随意地用手指作画
9.松弛疗法:通过放松来减轻压力
10.野营心理咨询:让逃学的孩子在露营时爱上集体
11.代币管制:用报酬来鼓励孩子的好习惯
12.生活分析心理咨询:摆脱颓靡的生活状态
13.认知疗法: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14.悲叹心理咨询:给予悲伤的人心理援助
15.婚姻心理咨询:好的婚姻来自好的经营
16.健康心理咨询:养成有益健康的良好习惯
第6章 掌握心理咨询方法
1.对话心理咨询:谈话是一项技巧
2.简略心理咨询:扮演咨询双方的角色
3.监督:听专家点评自己的学习成果
4.案例讨论会: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5.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活动中改变自己
6.非组织性团体会心:随性地与自我和他人交流
7.组织性团体会心:通过达成组织目标来找回自我
8.交流分析法:为生活失意者点一盏心灯
9.时间限制心理疗法:谈话次数和时间有限制的疗法
10.同伴咨询师:每个人都能给予他人心理援助
11.电话心理咨询:对咨询者的热线援助
第7章 关注孩子和家庭的心理咨询
1.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无法融入集体的孩子们
2.自闭症:角落里孤僻的孩子
3.发育障碍:在发育期遇到的心理问题
4.夜惊症:儿童在夜间惊醒的症状
5.育儿心理咨询:告诉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6.虐待儿童:复杂的家庭内部问题
7.校园暴力:校园里难以避免的问题
8.闭门不出:逃避与他人接触的群体
第8章 成年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
1.自我实现: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2.升学与就职咨询:对升学、就职问题进行探讨
3.暂停期青年:当年轻人迷失自我
4.自由职业者:没有固定的工作
5.大学生情感迟钝症:大学生对一切失去兴趣的状态
6.学生顾问:为学生解答校园生活中的问题
7.贪食症和厌食症:年轻女孩容易出现的症状
8.职业倦怠:工作引起的厌倦情绪
9.职业心理咨询:学生在步入社会之际需要的咨询
10.职场的精神健康:以良好的状态迎接工作
11.职场的人际关系:在职场中该如何与人相处
12.异地调动:工作变化会带来极大的压力
13.裁员:伴随经济不景气出现的人员缩减
14.退休之后:埋头于工作而忽略了妻子的“第二人生”
15.临终关怀:如何坦然面对生命的尽头
16.艾滋病的预防:当前心理咨询的重要课题
《身边的心理学》目录:
编者序:从心跳体验到幸福生活
本书阅读导航
第1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1. 关于清醒的唤起状态:为何去海洋馆那天会早起
2. 养成习惯的原因:为何每天早上要听广播
3. 印象管理: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4. 曝光效应:遇到面熟的人会有亲切感
5. 私人领域和个人空间:为何人们总喜欢靠边的座位
6. 从PM理论说起:你的上司是什么类型
7. 第一印象的形成:外表会左右别人对你的印象
8. 另一种性别特征论:与生俱来的性别特征
9. 职业之锚:工作的价值取向
10. A型、B型和C型:不同的工作风格
11. 购物的心理:购物可以缓解精神压力
12. 饮酒的心理:下班后饮酒要适度
13. 亲和需求:渴望与他人在一起的感情
14. 关于快速眼动睡眠和慢波睡眠:怎样才能睡得好
15. 梦的意义:梦都有哪些内容
第2章 奇妙的感觉和知觉
1. 通感:由一种刺激产生两种感觉的现象
2. 感觉阈限: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
3. 感觉的适应:为什么持续刺激的效果会变弱
4. 感觉的对比:对比完全相反的事物时感觉的变化
5. 鸡尾酒会效应:选择信息的效果
6. 遮蔽:一种事物遮盖了另一种事物
7. 错觉:来自感觉的欺骗
8. 断视层运动:觉得静止的东西在移动
9. 主观轮廓线:自然浮现的形状
10. 深度知觉:感知三维的要素
11. 捕捉远近感:利用透视画法来了解纵深
12. 框架切割:如何感知事物的运动
13. 恒常性:可以看做与往常一样的特性
14. “图与地”:浮现在前面的事物和沦为背景的事物
15. 群化:无意识中形成群组的行为
16. 诱导运动:“图”与“地”的转换
17. 颜色的效果:为什么颜色会改变心情
18. 音乐疗法:用音乐缓解心理问题
19. 语言相对性假说:语言对认知的影响
20. 万物的法则:改变周围世界的方法
第3章 寻找自我的心理测试
1。韦克斯勒式智力量表:何谓聪明
2. 内田克雷普林检查:是否能忍受单调的作业
3. 本德尔格式塔测验:从临摹图形可以知道什么
4. Y-G性格测验:如何测试性格类型
5. CMI:关注身心健康的检查
6. STAI:不安从何而来
7. 投射测验:图片透露了内心的秘密
8. 情景测验:真实环境下的人格测评
9. P-F study:绘画欲求不满检查
10. 自由画法:从自由画出的图画中来看自己
11. 鲍姆测验:从一棵树来看自己
12. 动态家族画法:从家族画中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13. HTP法:从三张画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扉吗
14. 风景构成法:画出自己内心的风景
15. Squiggle法:在涂鸦中可以看出什么
16. 粘贴法:纸张上的自我表现
17. 箱庭疗法:展现自己的世界
18. HDS:针对老年人的简易智力评估系统
19. 自我衡量: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
20. 心理测试的注意事项:结果不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第4章 排除烦恼的心理学
1. 烦恼是成长的契机:谁都可能会有心理纠葛
2. 应对压力:如何缓解精神压力
3. 情绪感受:我们为什么会有各种情绪
4. 情绪的作用:焦虑和恐惧对作业效率的影响
5. 快乐中枢:刺激下丘脑会快乐吗
6. 精神官能症: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
7. 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需要很长时间
8。精神性伤害:心灵受到伤害的后遗症
9. 依赖症:想戒也戒不掉的习惯
10. 摄食障碍:暴食症和神经性食欲不振症
11. 缺少关爱的孩子:酒精依赖症家庭中的人们
12. 总跟自己过不去:总觉得“我应该做到”的心态
13. 职业倦怠:工作引起的厌倦情绪
14. 过度疲劳症:心力交瘁是因为太用功吗
15. 青少年期的过渡:从叛逆到成熟的转折
16. 虐待儿童:复杂的家庭内部问题
17. 家庭暴力:解析家庭暴力的三个阶段
18. 心理治疗: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第5章 我们该如何与人交往
1.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①: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2.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②:为了与人拉近距离
3.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③:相似性与互补性
4.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④:什么样的人受欢迎
5.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⑤:为何会厌倦与人交往
6.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⑥:为何“好人”难做
7. 为了与人和睦相处⑦:在组织中漂浮的人是什么样的
8. 沟通的技巧①:自我主张与应对压力
9. 沟通的技巧②:说服对方的谈话方法
10. 沟通的技巧③:什么样的人善于交际
11. 男女关系中的心理学①:大脑的差别影响两性间的沟通
12. 男女关系中的心理学②:区别于友情的爱情
13. 男女关系中的心理学③:什么时候想恋爱
14. 男女关系中的心理学④:你的恋爱模式
15. 男女关系中的心理学⑤:难以割舍对方的人
16. 夫妻关系中的心理学①:和谐的夫妻关系可以预防疾病
17. 夫妻关系中的心理学②:和睦夫妻间的交流
18. 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①:构筑成熟的亲子关系
19. 家庭关系中的心理学②:出生顺序影响性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