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
作者:吴薇 著
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编
出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12
页数:330
定价:46.00 元
ISBN-13:9787536141810
ISBN-10:7536141815
去豆瓣看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守:缘于两次“美丽的邂逅”
二、从外在标准到内在动力:大学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
三、从实际需求到理论探究:教师信念研究的兴起
四、从自知之明到知已知彼:教师信念是根植于文化的信念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节 相关概念
一、大学与研究型大学
二、大学教师
三、大学教师信念
四、教学环境
第四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大学教师信念的研究基础、现状与比较
第一节 信念、教师信念及大学教师信念的含义
一、信念与教师信念
二、大学教师信念
第二节 大学教师信念的研究方法
一、质的研究
二、量的研究
三、整合研究
第三节 大学教师信念的相关研究
一、大学教师信念的影响因素
二、大学教师信念与教师发展
三、大学教师信念的比较研究
第四节 文献比较与研究展望
一、国外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异同
二、中外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异同
三、中国大学教师信念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依据、研究背景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理论依据
一、大学教师信念的类型与取向
二、教师信念的形成、转变与生态系统
三、霍夫斯泰德国家文化理论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
第二节 研究背景
一、荷兰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与本科教育
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职业与本科教育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二、研究对象与访谈问题
三、研究者背景、角色及研究取向
四、研究的有利条件与限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有跨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学经验教师的访谈分析
第一节 访谈研究设计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二、访谈对象与访谈问题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四、信度、效度与伦理
第二节 同中有异: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类型与取向
一、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类型
……
第四章 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问卷调查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吴薇,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高等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与莱顿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联合培养),现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任教。主要研究领域为大学教师发展与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同时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跨文化学习等领域,现为欧洲学爿与教学研究协会会员。
曾主持多项部级、省级课题,同时参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及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等多项重点课题的研究。2004年以来先后在《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10年博士论文《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基于厦门大学和莱顿大学的调查》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0年论文《荷兰莱顿大学人才培养的传统与启示》获得厦门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11年4月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彬声奖”奖教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比较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中国与荷兰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异同以及教师个人背景、教师对教学环境的看法和社会文化(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环境因素)对教师信念的影响,从而加深对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认识,为大学教师发展改革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整个研究先是在对近20年来中外大学教师信念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背景并设计研究总体方案。接着选取有跨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学经验(即中国教师在荷兰研究型大学有教学经验,而荷兰教师在中国研究型大学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访谈。然后根据访谈中教师的陈述及所提到的影响因素设计中英文问卷,并发放给莱顿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教师。中英文问卷的信度、效度都良好。问卷分析中运用描述统计、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典型对应分析等方法对中荷研究型大学教师的信念类型与取向的差异、教师的个人背景和教学环境观对信念以及教学科研关系观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发展研究型大学教师信念的相关建议以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