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回顾与展望:挑战贫困
作者:吴海鹰 (作者), 李文录 (作者), 杜正彬 (作者)
出版: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8.9
页数:516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227037040
ISBN-10:7227037045
去豆瓣看看 序言
前言
1 综合篇
第一章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概述
第一节 宁夏农村贫困状况、原因与扶贫开发的背景
第二节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历史进程
第三节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基本规律及其巨大成就
第二章 宁夏农村扶贫标准研究
第一节 从贫困概念变迁看贫困线的标准
第二节 宁夏农村贫困程度测量与分析
第三节 宁夏改善扶贫开发标准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 宁夏农村扶贫模式研究
第一节 政府扶贫: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
第二节 就地解决贫困:基础建设与产业开发
第三节 跳出贫困地区:移民吊庄与劳务输出
第四节 动员社会资源:对口帮扶与国际援助
第四章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取得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中国政府的承诺和反贫困的回顾
第二节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取得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的启示
2 绩效篇
第五章 宁夏扶贫开发资金及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扶贫开发资金的总量与来源
第二节 扶贫资金的投资结构及阶段性特征
第三节 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四节 扶贫资金管理的特点与措施
第五节 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第六章 宁夏扶贫开发的社会效益分析
第一节 扶贫组织的管理成本与效率
第二节 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变动回顾:1983~2005年
第三节 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变迁
第四节 贫困地区的人口政策评价
第五节 宁夏南部山区农村的社会保障
第六节 九年义务教育与扶贫
第七节 贫困户对扶贫政策与措施的评价和满意度分析
第七章 宁夏扶贫开发的生态效益分析
第一节 贫困地区生态建设的背景与总体评价
第二节 林草建设
第三节 生态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3 专题篇
第八章 宁夏农村扶贫基础设施工程效益分析
第一节 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效益分析
第二节 贫困地区交通扶贫工程效益分析
第三节 贫困地区电力扶贫工程效益分析
第四节 贫困地区人畜饮水工程效益分析
第九章 宁夏扶贫移民工作分析
第一节 宁夏扶贫移民的背景与模式
第二节 宁夏扶贫移民的发展历程和效益
第三节 宁夏扶贫移民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宁夏扶贫移民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政策建议
第十章 宁夏贫困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分析
第一节 宁夏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总体分析
第二节 宁南山区劳务输出状况及特征
第三节 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第四节 “铁杆庄稼”:劳务经济的贡献
第五节 劳务输出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六节 宁南山区劳务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第十一章 国际援助项目分析
第一节 宁夏国际扶贫项目绩效的总体评价
第二节 北方灌溉项目分析
第三节 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第四节 宁夏国际扶贫项目的教训
第五节 国际扶贫项目的经验与启示
第六节 宁夏争取国际扶贫项目展望
第十二章 宁夏社会扶贫研究
第一节 自治区和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
第二节 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
第三节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扶贫
第五节 社会扶贫的现存问题和改进建议
4 案例篇
第十三章 宁夏扶贫开发典型案例研究
案例一宁夏“少生快富”工程经验调查
案例二同心羊绒产业的调查
案例三西吉“世界粮食计划署2605项目”对宁夏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启示
案例四彭阳县农村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案例五原州区扶贫资金使用的调查与启示
5 县城篇
第十四章 宁夏贫困县分县扶贫开发调查
原州区
西吉县
隆德县
彭阳县
泾源具
海原县
同心县
盐池县
红寺堡开发区
6 展望篇
第十五章 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节 宁夏目前的贫困状况及其特点
第二节 宁南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
第三节 外省扶贫经验对宁夏扶贫开发工作的启发
第四节 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六章 新世纪宁夏扶贫攻坚开发战略
第一节 加快反贫困制度创新,深入推进宁夏扶贫工作
第二节 以人为本,实施针对贫困户的扶贫开发战略
第三节 注重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别
第四节 兼顾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五节 努力加强与国际机构在宁夏扶贫领域的合作
第六节 调整宏观反贫困战略,协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7 附录
附录一 扶贫开发文献选编
1.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
3.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
4.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
5.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
附录二 宁夏扶贫开发大事记(1983~2005年)
附录三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研究文献综述
附录四 宁夏扶贫开发研究文献索引(1983~2005年)
附录五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统计数据(1983~2005年)
后记
吴海鹰,女,回族,1963年出生,同济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教授。现任宁夏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宁夏社科联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经济增长理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3年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九届宁夏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曾于2000年至2001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做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
主编、副主编或独立完成著作12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建设与政府行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国民族地区乡镇企业模式研》、《宁夏县域经济研究》、《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撰写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论文《关于国营企业内部约束机制的理论思考》、《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获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明晰产权关系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关键》获1994年全国城市宣传刊物研究会优秀论文奖;著作《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建设与政府行为》获1997年北方十五省区社科优秀图书奖及1998年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民族地区乡镇企业模式研究》获1999年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国西部经济》获2001年第四届宁夏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论回族历史上的商贸经济活动及其作用》获得宁夏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杜正彬,男,回族,1959年4月生,宁夏灵武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吴忠市副市长。历任灵武县水电局副局长、局长;银南行署水利水保局副局长;中卫县副县长;青铜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职。中共十六大代表。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个人、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回顾与展望:挑战贫困》是由宁夏社会科学院主持的一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宁夏西海固地区是中国早期实施开发式扶贫的地区之一,开发式扶贫被确立为中国扶贫长期坚持的原则,“三西”扶贫是国家扶贫行动的楷模。宁夏扶贫开发使100多万人摆脱了贫困状态,取得了巨大成就。宁夏创造了诸多农村扶贫的成功模式,包括吊庄移民、打井打窖、机修农田、少生快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经验在西北和全国推广,宁夏扬黄扶贫灌溉工程是全国移民扶贫开发区。
《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年回顾与展望:挑战贫困》系统地总结了1983年以来宁夏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背景、历程、模式、案例、成就、效益和经验等,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理论性,是了解宁夏农村扶贫开发20多年工作成就的集大成著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