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朝鲜封建政权改革比较(1850-1860年代)
作者:李永春 著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
丛书:国际战略研究丛书
定价:59.00 元
ISBN-13:9787509740729
ISBN-10:750974072X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两国改革的国际背景:不断增强的“外压
第一节 鸦片战争:邻国遭受“外压”的冲击
第二节 日本感受来自美国的“外压
第三节 “洋扰”冲击朝鲜
第四节 “外压”及其对改革作用的异同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改革主导势力及其施政方针比较
第一节 日本开港后三次改革主导势力、施政方针及其特点
第二节 朝鲜大院君改革及其施政方针
第三节 改革施政方针的异同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主要措施及其比较
第一节 幕府在开港后三次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二节 大院君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节 改革主要举措的异同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结局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日本开港后三次改革的结局
第二节 朝鲜大院君改革的结局
第三节 两国改革结局的差异及其影响
第四节 两国改革结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国改革历史定位的再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李永春,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东北亚国际政治、朝鲜半岛问题。
著有《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发表《简论朝鲜通信使》《2010年韩国政治热点问题剖析及展望》《西势东渐与日朝两国的对应》
《试论大院君时期朝鲜的对外政策》《2011年中韩关系述评及展望》《简论大君外交体制》等学术论文多篇。
本书对日本和朝鲜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及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最终得出对两国改革的历史定位的再评价:由于战略位置、国情状况、执政者心态和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不同,日本幕府在开港后进行的三次改革和朝鲜的大院君改革,虽然在近代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均为两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日本幕府在改革过程中崩溃,为明治维新的展开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大院君的下野并未触及封建政权的根基,势道政治继续存在,遏制了朝鲜自主展开近代化的可能性。
近代中、日、韩三国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其原因始终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总结这个历史现象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而本书则对不太被注意或被忽略的日朝两国封建末期统治者的带有某些近代化因素的改革进行比较分析,具有创新意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