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诊疗学
作者:周建伟,张凡 主编
出版: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8.1
页数:663
定价:85.00 元
ISBN-13:9787536463899
ISBN-10:7536463898
去豆瓣看看 上篇 概论
第一章 全息生物医学基础
第一节 全息生物医学的概念
第二节 全息生物医学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医全息生物医学内容概述
第四节 全息生物医学理论的科学基础
第五节 全息信息联系途径
第二章 全息诊断学概论
第一节 全息病理学基础
第二节 全息诊断原理
第三节 全息诊断方法
第三章 全息治疗学概论
第一节 全息治疗法的优点
第二节 全息治疗原理
第三节 全息治疗方法
第四节 全息治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五节 全息治疗法治疗中的常见反应
第六节 常见异常情况及处理
中篇 全息诊疗方法
第四章 面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面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面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面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面部全息治疗法
第五章 头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头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头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头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头部全息针刺法
第六章 鼻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鼻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鼻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鼻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鼻部全息针刺法
第七章 眼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眼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眼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眼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眼部全息针刺法
第八章 耳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耳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耳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耳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耳部全息治疗法
第九章 人中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人中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人中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人中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人中全息针刺法
第十章 口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口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口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口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口部全息治疗法
第十一章 舌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舌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舌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舌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舌部全息针刺法
第十二章 胸胁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胸胁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胸胁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胸胁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胸胁全息治疗法
第十三章 腹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腹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腹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腹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腹部全息治疗法
第十四章 颈背腰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颈背腰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颈背腰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颈背腰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颈背腰部全息治疗法
第十五章 腧穴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腧穴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腧穴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腧穴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腧穴全息治疗法
第十六章 手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手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手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手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手部全息治疗法
第十七章 足部全息诊疗法
第一节 足部全息诊疗法概述
第二节 足部全息诊疗原理
第三节 足部全息诊断法
第四节 足部全息治疗法
下篇 常见疾病全息表现及治疗
第十八章 常见内科疾病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支气管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肺结核
第五节 急性胃肠炎
第六节 慢性胃炎
第七节 慢性肠炎
第八节 消化性溃疡
第九节 胃肠神经官能症
第十节 便秘
第十一节 病毒性肝炎
第十二节 肝硬化
第十三节 急慢性肾炎
第十四节 泌尿系感染
第十五节 前列腺炎
第十六节 高血压病
第十七节 低血压病
第十八节 脑血管病
第十九节 心律失常
第二十节 冠心病
第二十一节 风心病
第二十二节 神经衰弱
第二十三节 癫痫
第二十四节 面神经炎
第二十五节 头痛
第二十六节 三叉神经痛
第二十七节 肋间神经痛
第二十八节 贫血
第二十九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第三十节 糖尿病^
第三十一节 肿瘤
第十九章 常见外、骨科疾病
第一节 胆石症
第二节 急、慢性胆囊炎
第三节 急性阑尾炎
第四节 痔疮
第五节 落枕
第六节 颈椎病
第七节 肩关节周围炎
第八节 腰腿综合征
第九节 急性扭、挫伤
第二十章 常见妇科疾病
第一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功能性子宫出血
第三节 痛经
第四节 盆腔炎
第五节 经前紧张综合征
第六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七节 闭经
第八节 不孕症
第二十一章 常见儿科疾病
第一节 高热惊厥
第二节 小儿腹泻
第三节 小儿厌食症
第四节 小儿遗尿症
第二十二章 常见五官科疾病
第一节 近视
第二节 急性结膜炎
第三节 睑腺炎
第四节 急、慢性鼻炎
第五节 鼻窦炎
第六节 急性扁桃体炎
第七节 急、慢性咽炎
第八节 复发性口疮
第九节 牙痛
第十节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第二十三章 常见皮肤科疾病
第一节 荨麻疹
第二节 痤疮
第三节 黄褐斑
第四节 皮肤瘙痒症
第五节 肥胖症
周建伟,男,1963年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主任医师,科研处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针灸器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针法灸法专委会主任委员,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从事中医、针灸专业技术工作20余年,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级课题20项,其中获得省部、厅局科技进步奖5项;主编出版专著3部,获西南西北片区级、省级优秀图书奖各1部;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8篇,其中被MEDLINE收录5篇,被同行引用93篇次。
张凡,女,1962年生,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现为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中医药学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委会委员。从事中医儿科专业技术工作20余年,承担省部、厅局级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
《全息诊疗学》基于全息生物医学原理,发掘、收集、整理了散见于历代中医学典籍中的一些支离的蕴涵全息生物医学思想的且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方兴未艾的诊断治疗方法,构架人体全息诊疗学。
《全息诊疗学》共23章,100余万字,耗时6年而成。书中内容,在收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理论阐释深入浅出,论述全面系统,具有较重要的理论价值;诊疗方法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全息诊疗学》既适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者参考,也适合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更适合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参考使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