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识途文集4:京华夜谭(再版)
作者:马识途 著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2005.5
页数:421
定价:40.00 元
ISBN-10:7541123560
ISBN-13:9787541123566
去豆瓣看看 开场白
楔子 京华逢老友 夜谭说风尘
第一回 十年荒唐梦 一把辛酸泪
第二回 钟山黯雷雨 湖州起风波
第三回 黑夜陷囹圄 黎明遇救星
第四回 延安青春别 京华暮年逢
第五回 小池权养晦 大江且试力
第六回 纵横显才智 捭阖入虎穴
第七回 巧思救难友 得意爬高位
第八回 肘腋伏暗箭 苍黄生横祸
第九回 反间识“红旗” 顺势除内奸
第十回 灭顽用顽力 杀敌借故刀
第幺回 斗智救同志 临机脱敌营
后记
马识途,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现重庆市)忠县石宝乡一书香门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马识途现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作协”主席职务,享受省长级待遇。
作为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马识途,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马识途曾先后担任过县委、中心县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滇南工委书记、四川省川康特委副书记等职。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副主任,直至离休。
马识途又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自1935年起至今,马识途已在全国报刊杂志共发表长短篇小说等文学作品19部。他少年时代曾聆听过鲁迅先生的讲演,20岁时在上海参加了叶圣陶主持的征文比赛并获奖。从1959年起,马老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作发表了短篇小说《老三姐》、《找红军》等作品。1961年,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出版发行,震动全国,从而奠定了他在忠县人物中国文坛的地位。70岁后,马识途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开始学习电脑,并很快熟练掌握,成为中国作家中年龄最长的换笔人。 87岁以后,30万字的电视剧本《没有硝烟的战线》就是他以电脑打字完成的。由于他对于文学的杰出贡献,四川省已决定编辑出版20卷本《马识途文集》,并组织专人完成研究专著《马识途生平与创作》,该书称:“马识途在巴蜀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和作用,他是继郭沫若、巴金、何其芳之后最具影响的作家。”
2004年,马识途年届90高龄,年初,他举办了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了《马识途书法集》一卷。
《马识途文集》,是马老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的结晶集成,包括小说、纪实文学、散文、诗词、随笔、游记、杂文等等。马老在自序中说:我是半路出家的作家,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作家……但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曾经参加过中国革命,也算是一个革命家,因此我写的作品,如果可能叫作文学作品的话,那算是革命文学作品吧。
九十高龄的马识途,是一位才思敏捷,笔耕不辍,创作成就卓著的著名作家。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白色恐怖、刀光剑影的险恶环境,锻炼了他的革命意志,同时也使他与文学创作结下了不解之缘。70年来他在投身革命、从事繁忙的领导工作的同时,在文学创作上辛勤耕耘,创作出版了大量的小说、纪实文学、散文、随笔、诗词等作品,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创作,以生动的形象、跌宕的情节、通俗的语言,表现人民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生活,行文简朴老辣而又生动鲜活,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犀利或幽默,是一个人民作家良知与个性的真实显现。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