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语法学研究系列: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
作者:李葆嘉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2
页数:509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10056604
ISBN-10:7510056608
去豆瓣看看 引论语义分析与语言知识工程
第一节 词汇语义分析的三块基石
第二节 国际上著名的语义分析理论
第三节 国际上著名的语言知识工程
第四节 中文信息处理的语言知识工程
第五节 基于日常感知的深度语义分析
第一章 析义元语言研究的理论及其操作
第一节 义征分析的困惑及其思考
第二节 析义元语言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析义元语言研究的操作步骤
第二章 具体名物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常用人类名词的义征挖掘
第二节 常用生物名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常用事物名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节 常用食物名词的义征挖掘
第五节 常用用物名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章 肢体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肢体动作词的筛选及其分类
第二节 上肢示意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手部凸显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节 手臂凸显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五节 下肢移动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六节 下肢定势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七节 足部凸显动作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章 常用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性质词的界定及其分类
第二节 人类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事物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节 事件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五节 时空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六节 境况性质词的义征挖掘
第五章 形貌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名物类别词的界定及其分类
第二节 长条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平展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节 圆弧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五节 颗粒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六节 堆捆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七节 丛群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八节 组配形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六章 动作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动作类别词的筛选及其分类
第二节 动作过程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动作工具类别词的义征挖掘
第七章 范围、时态、程度词的义征挖掘
第一节 传统副词的筛选及其分类
第二节 常用范围副词的义征挖掘
第三节 常用时体副词的义征挖掘
第四节 常用程度副词的义征挖掘
第八章 析义元符号集与元句法的探索
第一节 析义元语言符号的梳理和验证
第二节 元语言符号的普适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 名物词、代名词的析义元句法
第四节 性质词、状态词的析义元句法
第五节 数量词、类别词的析义元句法
第六节 动作词、副词的析义元句法
参考文献
后记
李葆嘉,1951年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兼语言科技研究所所长、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语言信息科技中心主任。致力于传统语言学、亲缘语言学、语言史、语言学史、语义语法学、元语言理论与方法、语言科技、语言文化哲学等领域的研究。在海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主要撰著有《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广韵反切今音手册》、《当代中国音韵学》、《混成与推移》、《理论语言学》、《隋唐音研究》(理校)、《中国语言文化史》、《汉语的祖先》(主译)、《语义语法学导论》、《中国转型语法学》、《钩沉录》、《一叶集》、《清代古声纽学》等。
《语义语法学研究系列:现代汉语析义元语言研究》基于人本主义语义观,建构了析义元语言系统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新界定了义征的性质,阐述了词汇语义分析的个人主观性与社群主观性的关系。同时,基于义场建构与义征挖掘的互动,细化了义征提取步骤、层级标注和评估方法等操作程序。进一步基于成批量常用词的语义分析,初步建构了“现代汉语析义元符号集”以及“现代汉语析义元句法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索了词汇语义的微观性和形式化研究,为编撰《现代汉语元语言析义词典》和建构认知语义网络提供了基础性成果。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