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学”序言1
前言1
第一编 物权总论
第一章 物权法概述3
第一节 《物权法》的立法背景和鲜明特色3
第二节 物权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7
第三节 物权法的性质和特征21
第四节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25
第二章 物权概述38
第一节 物权的概念与特征38
第二节 物权法律关系42
第三节 物权的效力47
第四节 物权的分类50
第五节 物权的保护53
第三章 物权变动61
第一节 物权变动模式和物权变动区分原则61
第二节 不动产登记67
第三节 动产交付78
第二编 自物权论
第四章 所有权87
第一节 所有权概述87
第二节 所有权的主要形式94
第三节 所有权的取得、行使和消灭101
第四节 善意取得109
第五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118
第六节 取得时效128
第五章 共有权141
第一节 共有权概述141
第二节 按份共有148
第三节 共同共有157
第四节 准共有163
第五节 合伙共有财产166
第六节 共有权中的优先购买权183
第六章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92
第一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述192
第二节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性质和法律关系 198
第三节 专有权及权利义务208
第四节 共有权及权利义务213
第五节 管理权及权利义务222
第七章 相邻关系与不动产支撑利益228
第一节 相邻关系228
第二节 不动产支撑利益239
第三编 他物权论
第八章 他物权概述257
第一节 他物权的一般问题257
第二节 用益物权概述264
第三节 担保物权概述270
第九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280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概述280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287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效力290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295
第十章 地上权299
第一节 设立统一的地上权概念和体系299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306
第三节 分层地上权318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323
第十一章 地役权327
第一节 地役权概述327
第二节 地役权的取得和内容333
第三节 地役权的消灭及其后果338
第十二章 非典型用益物权341
第一节 典权341
第二节 居住权355
第十三章 抵押权363
第一节 抵押权与抵押财产363
第二节 抵押权的取得370
第三节 抵押权的效力373
第四节 特殊抵押383
第五节 抵押权的实现395
第十四章 质权401
第一节 质权概述401
第二节 动产质权405
第三节 权利质权416
第十五章 留置权429
第一节 留置权概述429
第二节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434
第三节 留置权的效力439
第四节 留置权的消灭原因449
第十六章 非典型担保物权454
第一节 优先权454
第二节 所有权保留461
第三节 让与担保467
第四节 后让与担保475
第四编 准物权论
第十七章 特许物权499
第一节 与特许物权有关的准物权499
第二节 特许物权概述501
第三节 特许物权的种类及内容507
第十八章 占有519
第一节 占有概述519
第二节 占有的成立和分类524
第三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消灭530
第四节 占有的效力和保护 533
第五节 准占有539
跋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