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保护学(第二版)

目 录内容简介
目录前言1 绪论 11.1 我国的森林资源 11.1.1 稀有和名贵树种多 21.1.2 竹林资源广阔分布 31.1.3 经济林木非常丰富 31.1.4 红树林资源独特 41.1.5 森林资源尚有不足 41.2 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81.2.1 资源保护与发展 81.2.2 资源的合理利用 91.3 木材、人类与环境 121.3.1 木材的视觉特性 131.3.2 木材的触觉特性 131.3.3 木材的听觉特性 141.3.4 木材的嗅觉特性 141.3.5 木材的调节特性 141.3.6 木材的生态学属性 162 木材的保护学特性 192.1 木材的生物分解 192.1.1 分解木材的微生物 192.1.2 木材组分的生物分解 202.2 木材的各向异性和变异性 202.2.1 木材的各向异性 212.2.2 木材的变异性 222.3 木材的可湿性 242.3.1 木材的润湿性 242.3.2 木材的吸湿性 272.4 木材的酸碱性 292.4.1 木材中的酸性成分 292.4.2 木材的pH 292.4.3 木材酸碱性质与木材保护的关系 312.5 木材的加工性 332.5.1 机械加工 332.5.2 连接性能 342.5.3 化学加工 353 木材变色、漂白与染色 363.1 木材的变色与防治 363.1.1 木材的变色因素 363.1.2 木材变色的类型 363.1.3 木材脱色方法的确定 403.1.4 木材变色的防治 413.1.5 泡桐木材的变色与防治 473.2 木材漂白 583.2.1 木材漂白基本原理 583.2.2 木材漂白常用的化学药剂 603.2.3 木材漂白的影响因素 653.3 木材染色 673.3.1 木材染色原理和木材染色评价方法 673.3.2 木材染色用染料 683.3.3 木材染色的影响因素 723.3.4 单板的染色技术 733.3.5 薄木的染色技术 753.3.6 实木的染色技术 763.3.7 立木染色技术 773.3.8 木材的表面着色技术 794 木材防腐 814.1 真菌对木材的危害 814.1.1 形成真菌危害木材的必要条件 814.1.2 木材腐朽的类型 834.2 木材防腐处理 854.2.1 木材防腐机理 854.2.2 木材防腐剂 854.2.3 防腐处理工艺 874.2.4 防腐木材的使用分类及质量要求 954.2.5 防腐处理对木材性质的影响 964.3 木材防腐的新途径 984.3.1 破坏和断绝微生物的生存之本 984.3.2 采用微生物和树木提取物防治木材腐朽 994.3.3 使用驱散剂排斥“高一级”生物危害木材 1004.3.4 通过化学改性提高木材防腐性能 1014.3.5 探索新型木材防腐剂 1035 木材虫害与防治 1075.1 留粉甲虫对木材的危害与防治 1075.1.1 粉蠹科 1075.1.2 窃蠹科 1085.1.3 天牛科 1085.1.4 木材的防虫处理 1085.2 海生蛀木动物对木材的危害与防治 1115.2.1 主要的海生蛀木动物 1115.2.2 海生蛀木动物的防治 1125.3 白蚁对木材的危害与防治 1125.3.1 白蚁的种类与分布 1125.3.2 白蚁的危害与防治 1135.4 火烧原木的防护 1165.4.1 水存法 1165.4.2 湿存法 1165.4.3 熏蒸法 1176 木材阻燃 1196.1 木材燃烧过程 1196.2 木材阻燃处理 1206.2.1 阻燃处理方法 1206.2.2 常用的木材阻燃剂 1216.2.3 机阻燃剂 1216.2.4 有机阻燃剂 1246.2.5 木材及木质材料的阻燃处理 1266.2.6 木质人造板的阻燃处理 1276.3 阻燃机理 1286.3.1 控制热降解、热分解过程 1296.3.2 控制着火过程 1296.3.3 控制有焰燃烧 1306.3.4 控制焰燃烧和表面燃烧 1306.3.5 木材阻燃机理研究新进展 1306.4 阻燃处理对材性及加工性的影响 1336.4.1 强度 1336.4.2 吸湿性 1336.4.3 胶合性 1346.4.4 涂饰性 1346.5 阻燃处理木材的阻燃性能评价 1346.5.1 FRW阻燃木材的难燃性和发烟性能评价 1346.5.2 燃烧和阻燃性能的综合评价——锥形量热仪法 1377 木质材料的耐候性 1517.1 影响木质材料耐候性的因素 1517.1.1 实木耐候性的影响因素 1517.1.2 人造板耐候性的影响因素 1557.2 改善木质材料耐候性的方法 1567.2.1 实木耐候性的改善方法 1567.2.2 人造板耐候性的改善方法 1637.3 木质材料耐候性的检测方法 1647.3.1 实木耐候性检测 1647.3.2 人造板耐候性检测 1658 木材的尺寸稳定化 1678.1 木材与水分 1678.2 尺寸稳定性的评定 1688.3 尺寸稳定化的方法 1708.3.1 防水处理 1708.3.2 防湿处理 1718.3.3 酚醛树脂处理 1718.3.4 聚乙二醇处理 1728.3.5 热处理 1748.3.6 乙酰化处理 1808.3.7 异氰酸酯处理 1818.3.8 聚合处理(制造木塑复合材,WPC) 1828.4 木质人造板的尺寸稳定化 1838.4.1 刨花板的分类 1838.4.2 刨花板的吸水、吸湿特性 1838.4.3 加工条件对刨花板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1848.4.4 尺寸稳定化处理 1859 木材的强化 1889.1 木材层积 1889.1.1 概述 1889.1.2 单板层积材(LVL) 1899.1.3 集成材(胶合木) 1949.2 木材压密 1999.2.1 普通压缩木 1999.2.2 表面压密化木材 2009.2.3 整形压缩木 2049.3 木材重组 2149.3.1 概述 2149.3.2 重组木加工工艺与设备 2169.3.3 重组木材特性 2199.3.4 重组木的发展与展望 2209.4 木材塑合 2209.4.1 WPC的性能 2219.4.2 单体与其他添加剂 2229.4.3 聚合处理方法 2229.4.4 WPC的检验 2249.4.5 熔融挤出成型法制造WPC 22510 木材与保护剂作用机理和波谱分析 23010.1 木材与保护剂的作用机理 23010.1.1 防腐剂在木材内部的分布 23010.1.2 木材与防腐剂的作用 23010.1.3 木材与耐老化剂的作用 23310.2 木材的红外光谱 23310.2.1 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 23410.2.2 木材的红外光谱定性和定量分析 23410.2.3 木材的红外光谱解析 23510.3 木材的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 23910.3.1 化学分析光电子能谱的基本原理 23910.3.2 木材的ESCA能谱解析 24010.4 木材的核磁共振谱 24110.4.1 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 24210.4.2 木材的核磁共振1H-NMR谱 24410.4.3 木材的核磁共振13C-NMR谱 24910.4.4 木材的固体核磁共振CP/MAS 13C-NMR谱 25711 木材保护中的环境问题 26811.1 “人类与环境”概述 26811.2 木材防腐工业中的环境保护 26911.2.1 污染水体的有害物质 27011.2.2 水体的自然净化 27211.2.3 废水处理方法 273主要参考文献 285附录1 290附录2 293附录3 298附录4 299
目 录内容简介
《木材保护学(第二版)》论述了我国的林木资源及其合理、高效的利用,木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木材保护中的环境污染与净化;重点阐述了木材的生物学特性、木材漂白与染色、木材防腐、木材防虫、木材阻燃、木材强化、木材尺寸稳定性和耐候性的基本概念、作用原理、处理方法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