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 金属矿勘查理论与方法
第1章 地质与地球化学找矿
1.1 矿产露头标志
1.2 成矿系统
1.3 模型找矿技术
1.4 GIS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1.5 关于“就矿找矿”
1.6 地球化学勘查
1.7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地球物理勘探
2.1 磁力勘探
2.2 重力勘探
2.3 电法勘探
2.4 地震勘探
2.5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主要参考文献
中篇 中国大陆金属矿产的区域研究
第3章 中国大陆金属矿产的宏观研究
3.1 中国大陆基本地质构造特征
3.2 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场
3.3 中国大陆构造格架及其演化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中国大陆区域地质成矿与解析
4.1 地球物理场与金属成矿
4.2 中国断裂构造带的演化
4.3 中国大陆构造区地质解释
4.4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下篇 金属矿勘查实例
第5章 大兴安岭有色金属矿产
5.1 大兴安岭区域成矿特征
5.2 古生代海底热液喷流型多金属矿床
5.3 中生代热液成矿系列
5.4 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胶东地区金矿
6.1 胶东区域地质概况
6.2 胶东地区金矿勘查和研究
6.3 胶东金矿成矿规律
6.4 胶东金矿成矿系统特征对比
6.5 胶东金矿成矿动力学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新疆金属矿床构造阶段划分与东天山靶区优选
7.1 新疆矿床组合及构造阶段划分
7.2 成矿物质时空记录对古板块构造及其演化的意义
7.3 东天山成矿带构造一成矿分区、靶区优选及定位预测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准噶尔金铜矿
8.1 阿尔泰地区金铜矿床
8.2 西准噶尔金铜矿
8.3 金铜矿床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滇西北衙金矿
9.1 矿区地质概况
9.2 北衙矿区斑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9.3 北衙矿区斑岩成因机制
9.4 北衙煌斑岩的成因机制
9.5 北衙金矿的成因类型
9.6 北衙金矿的结构模型
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章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钼矿与班公错富金斑岩铜矿
10.1 冈底斯带中新世斑岩铜钼矿
10.2 班公错带中生代富金斑岩铜矿
10.3 俯冲与碰撞背景下班公错带、冈底斯斑岩铜矿对比
10.4 冈底斯及北缘斑岩铜钼一多金属带的前景分析
10.5 班公错带北缘为浅成低温金矿的有利地区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