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

目录前言概述 1真菌门 EUMYCOTA担子菌亚门 Basidiomycotina层菌纲 Hymenomycetes 4伞菌目 Agaricales 4侧耳科 Pleurotaceae 4001 白黄侧耳 Pleurotus cornucopiae 4002 侧耳 Pleurotus ostreatus 5003 长柄侧耳 Pleurotus spodoleucas 6004 菌核侧耳 Pleurotus tuber-regium 6005 亚侧耳 Hohenbuehelia serotina 7006 革耳 Panus rudis 7007 紫革耳 Panus torulosus 8008 鳞皮扇菇 Panellus stypticus 9009 粘香菇 Lentinus adhaerens 10010 香菇 Lentinula edodes 11011 豹皮香菇 Neolentinus lepideus 12012 月夜菌 Omphalotus japonicus 12裂褶菌科 Schizophyllaceae 13013 裂褶菌 Schizophyllum commune 13鹅膏菌科 Amanitaceae 14014 橙盖鹅膏菌 Amanita caesarea 14015 毒蝇鹅膏菌 Amanita miscaria 15016 毒鹅膏菌 Amanita phalloides 16光柄菇科 Pluteaceae 16017 草菇 Volvariella volvacea 16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e 18018 白环粘奥德蘑 Oudenlansiella mucida 18019 宽褶菇 Megacollybia platyphylla 19020 长根奥德蘑 Oudemansiella radiata 20021 紫蜡蘑 Laccaria amethystea 20022 红蜡蘑 Laccaria laccata 21023 条柄蜡蘑 Laccaria proxima 22024 刺孢蜡蘑 Laccaria tortilis 22025 黄干脐菇 Xeromphalina campanella 23026 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r 23027 褐小菇 Mycena alcalina 24028 盔盖小菇 Mycena galericulate 25029 红汁小菇 Mycena haematopus 25030 洁小菇 Mycena prua 26031 苦口蘑 Tricholoma acerbum 26032 淡褐口蘑 Tricholoma albobranneum 27033 乳白口蘑 Tricholoma album 27034 假松口蘑 Tricholoma bakamatsutake 28035 油黄口蘑 Tricholoma fl avovirens 28036 黄褐口蘑 Tricholoma fulvum 29037 松口蘑 Tricholoma matsatake 29038 蒙古口蘑 Tricholoma mongolicum 30039 毒蝇口蘑 Tricholoma muscarium 31040 灰褐纹口蘑 Tricholoma portentosum 32041 粗壮口蘑 Tricholoma robustum 32042 皂味口蘑 Tricholoma saponaceum 33043 黄绿口蘑 Tricholoma sejunctum 34044 硫磺色口蘑 Tricholoma sulphureum 35045 褐黑口蘑 Tricholoma ustale 35046 红鳞口蘑 Tricholoma vaccinum 36047 凸顶口蘑 Tricholoma virgatum 36048 竹林拟口蘑 Tricholomopsis bambusina 37049 雷丸 Omphalia lapidescens 37050 棒柄杯伞 Clitocybe clavipes 38051 肉色杯伞 Clitocybe geotropa 39052 杯伞 Clitocybe infundibuliformis 39053 水粉杯伞 Clitocybe nebularis 40054 香杯伞 Clitocybe odera 41055 假灰杯伞 Pseudoclitocybe cyathiformis 41056 丛生斜盖伞 Clitopilus caespitosus 42057 斑玉蕈 Hypsizigus marmoreus 42058 簇生离褶伞 Lyophyllum aggregatum 43059 墨染离褶伞 Lyophyllum semitale 44060 角孢离褶伞 Lyophyllum transform 44061 榆生离褶伞 Lyophyllum ulmarium 45062 安络小皮伞 Marasmius androsaceus 45063 硬柄小皮伞 Marasmius oreades 46064 枝生微皮伞 Marasmiellus ramealis 47065 肉色香蘑 Lepista irina 48066 灰褐香蘑 Lepista luscina 48067 紫丁香蘑 Lepista nuda 49068 蜜环菌 Armillaria mellea 50069 假蜜环菌 Armillaria tabescens 51蘑菇科 Agaricaceae 52070 金盖鳞伞 Phaeolepiota aurea 52071 野蘑菇 Agaricus arvensis 53072 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 53073 蘑菇 Agaricus campestris 54074 双环林地蘑菇 Agaricus placomyces 55075 赭鳞蘑菇 Agaricus subrufescens 56076 紫红蘑菇 Agaricus subrutilescens 56鬼伞科 Coprinaceae 57077 墨汁鬼伞 Coprinopsis atramentaria 57078 毛头鬼伞 Coprinus comatus 58079 绒白鬼伞 Coprinopsis lagopus 59080 褶纹鬼伞 Coprinus plicatilis 59081 晶粒小鬼伞 Coprinellus micaceus 60082 辐毛小鬼伞 Coprinellus radians 61083 粪鬼伞 Coprinus sterqulinus 61球盖菇科 Strophariaceae 62084 核田头菇 Agrocybe arvalis 62085 柱状田头菇 Agrocybe cylindracea 62086 湿粘田头菇 Agrocybe erebia 63087 田头菇 Agrocybe praecox 64088 皱环球盖菇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65089 簇生垂幕菇 Hypholoma fasciculare 66090 鳞盖韧伞 Naematoloma squamosum 66091 砖红韧伞 Naematoloma sublateritium 67092 黄伞 Pholiota adiposa 67093 烧地环锈伞 Pholiota carbonaria 68094 杨树环锈伞 Pholiota populnea 68095 黄鳞环锈伞 Pholiota fl ammans 69096 光滑环锈伞 Pholiota microspora 70097 黄褐环锈伞 Pholiota spumosa 71098 翘鳞环锈伞 Pholiota squarrosa 71099 土生环锈伞 Pholiota terrestris 72丝膜菌科 Cortinariaceae 73100 牛丝膜菌 Cortinarius bovinus 73101 黄棕丝膜菌 Cortinarius cinnamomeus 73102 粘柄丝膜菌 Cortinarius collinitus 74103 较高丝膜菌 Cortinarius elatior 75104 黄盖丝膜菌 Cortinarius latus 75105 粘丝膜菌 Cortinarius mucifl uus 76106 鳞丝膜菌 Cortinarius pholideus 76107 荷叶丝膜菌 Cortinarius salor 77108 粘液丝膜菌 Cortinarius vibratilis 77109 紫绒丝膜菌 Cortinarius violaceus 78110 皱盖罗鳞伞 Rozites caperata 78111 绿褐裸伞 Gymnopilus aeruginosus 79112 条纹裸伞 Gymnopilus liguiritiae 80113 橘黄裸伞 Gymnopilus spectabilis 80粉褶菌科 Rhodophyllaceae 81114 斜盖粉褶菌 Entoloma abortivum 81115 黑紫粉褶菌 Rhodophyllus ater 82116 晶盖粉褶菌 Entoloma clypeatum 83117 方孢粉褶菌 Entoloma murrayi 83118 毒粉褶菌 Entoloma sinuatum 84119 臭粉褶菌 Entoloma nidorosum 84松塔牛肝菌科 Strobilomycetaceae 85120 松塔牛肝菌 Strobilomyces strobilaceus 85牛肝菌科 Boletaceae 86121 褐圆孢牛肝菌 Gyroporus castaneus 86122 细粉绒牛肝菌 Xerocomus pulverulentus 86123 美味牛肝菌 Boletus edulis 87124 红柄牛肝菌 Boletus erythropus 87125 桃红牛肝菌 Boletus regius 88126 朱红牛肝菌 Boletus rubellus 89127 细网柄牛肝菌 Boletus satanas 89128 裘氏紫褐牛肝菌 Boletus violaceo-fuscus 90129 粘盖牛肝菌 Suillus bovinus 90130 点柄粘盖牛肝菌 Suillus granulatus 91131 厚环粘盖牛肝菌 Suillu
陈康林,大型野生药用真菌分类专家,野生药用真菌临床医学研究专家,36项急慢性疾病野生真菌药用配方国家发明专利申请人与持有人。
1963年12月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林区。多年来,他在中国(四川、海南、云南、西藏、贵州)、老挝、越南等原始森林深处考察学习,饱读野生药用真菌专著,亲自采摘食用300多种野生真菌,研究实验配伍药用真菌配方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和医学突破。他在研究利用野生药用真菌的事业上独辟蹊径,树立了利用野生药用真菌有效服务于人类的崇高理想。近20年间,他曾先后深入原始森林采集并收藏了300多种野生真菌及数千份珍贵的野生药用真菌标本,并将几份百年罕见的珍贵灵芝赠送给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和机构。陈康林的事迹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海南日报》《健康时报》等媒体进行新闻和专题报道,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家庭健康》数字电视频道专门开设《康林说真菌》栏目,由他亲自主讲,从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为期2年104期野生药用真菌知识的科普推广工作。陈康林曾受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等单位专职进行相关真菌的研究和开发,申请了36项药用真菌医疗发明专利,其中有5项获得了正式的发明专利证书,并先后出版了《野生灵芝开启生命之门》《肿瘤治疗的革命》《肝脏疾病治疗的革命》《被遗忘的灵丹妙药》等6本药用真菌专著。
卯晓岚,菌物学家,1939年出生,籍贯为甘肃陇南市武都区。196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分类、物种资源、地理分布和生态区系等有关研究。曾5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次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支持课题及参加真菌地衣开放实验室的有关研究工作。提出并推崇灵芝文化,1998年撰文《中国灵芝文化题要》刊登于《中国食用菌志》(总98期,p3~5),引起专业人士关注。1967年开始进行野外考察研究,到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采集、收集标本。1977~1981年参加全国天山托木尔峰登山科考研究,1982~1986年又参加全国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考研究。在多年全国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中国蕈菌地理分布划分为7个区,将蕈菌的生态习性分为5种类型。20世纪60年代调查毒菌及其中毒情况,将毒菌按中毒反应由原来的4种类型增加至6种类型。1998年撰文提出了独特的“中国灵芝文化”。
黄明达,出身于中国著名的医学世家。早年毕业于中医药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又长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简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中医药“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年从事中医药科技研发论证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业致力于中医药肿瘤防治和健康医学自然疗法研究与推广,以及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健康管理。
1963年12月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林区。多年来,他在中国(四川、海南、云南、西藏、贵州)、老挝、越南等原始森林深处考察学习,饱读野生药用真菌专著,亲自采摘食用300多种野生真菌,研究实验配伍药用真菌配方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和医学突破。他在研究利用野生药用真菌的事业上独辟蹊径,树立了利用野生药用真菌有效服务于人类的崇高理想。近20年间,他曾先后深入原始森林采集并收藏了300多种野生真菌及数千份珍贵的野生药用真菌标本,并将几份百年罕见的珍贵灵芝赠送给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同仁堂等单位和机构。陈康林的事迹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海南日报》《健康时报》等媒体进行新闻和专题报道,目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家庭健康》数字电视频道专门开设《康林说真菌》栏目,由他亲自主讲,从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进行为期2年104期野生药用真菌知识的科普推广工作。陈康林曾受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等单位专职进行相关真菌的研究和开发,申请了36项药用真菌医疗发明专利,其中有5项获得了正式的发明专利证书,并先后出版了《野生灵芝开启生命之门》《肿瘤治疗的革命》《肝脏疾病治疗的革命》《被遗忘的灵丹妙药》等6本药用真菌专著。
卯晓岚,菌物学家,1939年出生,籍贯为甘肃陇南市武都区。1964年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大型真菌分类、物种资源、地理分布和生态区系等有关研究。曾5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次承担中国科学院重大支持课题及参加真菌地衣开放实验室的有关研究工作。提出并推崇灵芝文化,1998年撰文《中国灵芝文化题要》刊登于《中国食用菌志》(总98期,p3~5),引起专业人士关注。1967年开始进行野外考察研究,到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采集、收集标本。1977~1981年参加全国天山托木尔峰登山科考研究,1982~1986年又参加全国西藏南迦巴瓦峰登山科考研究。在多年全国考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将中国蕈菌地理分布划分为7个区,将蕈菌的生态习性分为5种类型。20世纪60年代调查毒菌及其中毒情况,将毒菌按中毒反应由原来的4种类型增加至6种类型。1998年撰文提出了独特的“中国灵芝文化”。
黄明达,出身于中国著名的医学世家。早年毕业于中医药最高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又长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简称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简称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简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中医药“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常年从事中医药科技研发论证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专业致力于中医药肿瘤防治和健康医学自然疗法研究与推广,以及中医养生“治未病”和慢性病健康管理。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收集了我国常见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260种,对大型药用真菌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分布地区、成分药理、性味功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记录,体现了目前我国全新的药用真菌分类及药用真菌的抗肿瘤病应用成果。 《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是由北京陈康林野生真菌研究院陈康林院长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卯晓岚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黄明达执行主任一起编写的,集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于一身。
比价列表
商家 | 评价 (0) | 折扣 | 价格 |
![]() | 暂无 | 中图缺货N个月 | ![]() 476天前更新 |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