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玻璃的定义与结构
1.1 玻璃的定义
1.2 玻璃的通性
1.3 玻璃的结构
1.3.1 玻璃的结构理论
1.3.2 传统玻璃结构
1.3.3 重金属氧化玻璃的结构
1.3.4 非氧化物玻璃的结构
1.3.5 金属玻璃的结构
1.3.6 有机玻璃的结构
1.4 玻璃组成、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
1.4.1 玻璃的阳离子分类
1.4.2 玻璃组成对结构的影响
1.4.3 结构因素对玻璃性质的影响
1.5 玻璃结构的研究方法
第2章 玻璃的形成与规律
2.1 玻璃形成物质
2.1.1 结晶化学理论
2.1.2 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2.2 玻璃形成方法
2.2.1 熔体冷却法
2.2.2 气相制备技术
2.2.3 液相制备技术
2.2.4 固相制备技术
2.3 玻璃形成热力学
2.4 玻璃形成动力学
2.5 玻璃形成范围
2.5.1 一元系统玻璃
2.5.2 二元系统玻璃
2.5.3 三元系统玻璃
2.6 金属玻璃
2.6.1 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
2.6.2 金属玻璃的制备技术
2.6.3 金属玻璃的性能与应用
第3章 玻璃的分相与析晶
3.1 玻璃分相
3.1.1 两种分相结构及机理
3.1.2 二元系统玻璃分相
3.1.3 三元系统玻璃分相
3.1.4 玻璃分相原因
3.1.5 分相对玻璃性能的影响
3.2 玻璃析晶
3.2.1 成核过程
3.2.2 晶体生长
3.2.3 影响玻璃析晶的因素
3.3 玻璃的析晶缺陷
3.3.1 玻璃析晶缺陷产生的原因
3.3.2 影响玻璃析晶缺陷产生的因素
3.4 微晶玻璃
3.4.1 低膨胀锂铝硅微晶玻璃
3.4.2 CaO-A1203-SiOz系统微晶玻璃
3.4.3 MgO-A1203一Si02系统微晶玻璃
3.4.4 磷硅酸盐微晶玻璃
3.5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方法
3.5.1 熔体析晶法
3.5.2 烧结法
3.5.3 溶胶一凝胶法
第4章 玻璃的性质
4.1 玻璃的密度
4.1.1 玻璃密度与成分的关系
4.1.2 玻璃密度与温度及热历史的关系
4.1.3 玻璃密度与压力的关系
4.1.4 玻璃密度的测量方法
4.2 玻璃的黏度
4.2.1 玻璃黏度与温度的关系
4.2.2 玻璃黏度与玻璃组成的关系
4.2.3 玻璃黏度与生产的关系
4.2.4 玻璃黏度的计算方法
4.2.5 玻璃黏度的测量方法
4.3 玻璃的表面张力
4.3.1 玻璃表面张力的物理含义及应用
4.3.2 玻璃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4.3.3 玻璃表面润湿性及影响因素
4.4 玻璃的表面性质
4.4.1 玻璃表面结构和表面成分
4.4.2 玻璃表面的离子交换
4.4.3 玻璃的表面吸附
4.5 玻璃的力学性质
4.5.1 玻璃的力学基本概念
4.5.2 玻璃的机械强度
4.6 玻璃的热学性质
4.6.1 玻璃的热膨胀系数
4.6.2 玻璃的比热容
4.6.3 玻璃的导热系数
4.6.4 玻璃的热稳定性
4.7 玻璃的电学性质
4.7.1 玻璃的导电性
4.7.2 玻璃的介电性
4.7.3 玻璃电性能的测量方法
4.8 玻璃的光学性能
4.8.1 玻璃的折射率
4.8.2 玻璃的光学常数
4.8.3 玻璃的反射、吸收和透过
4.9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4.9.1 玻璃的侵蚀机理
4.9.2 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4.9.3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测量
第5章 玻璃着色与脱色
5.1 玻璃颜色概述
5.2 玻璃颜色的表征方法
5.2.1 颜色三要素
5.2.2 色度图与色坐标
5.2.3 孟塞尔色系
5.2.4 CIELab颜色空间与色差
5.3 玻璃着色机理
5.3.1 离子着色
5.3.2 金属胶体着色
5.3.3 硫、硒及化合物着色
5.3.4 玻璃其它着色方法
5.4 玻璃脱色
5.4.1 玻璃的脱色原理
5.4.2 硒钴脱色中的问题
第6章 玻璃成分设计
6.1 玻璃成分概述
6.1.1 玻璃成分的表示方法
6.1.2 玻璃的牌号与命名
6.2 玻璃成分设计
6.2.1 玻璃成分设计原则
6.2.2 玻璃成分设计方法
6.3 玻璃性能计算
6.3.1 玻璃密度的计算
6.3.2 玻璃热膨胀系数的计算
6.3.3 玻璃比热容的计算
6.3.4 玻璃热导率的计算
6.3.5 玻璃光学性质的计算
6.3.6 玻璃吸收X射线和y射线性质的计算
6.3.7 玻璃机械性质的计算
6.3.8 玻璃电学性质的计算
6.3.9 玻璃化学稳定性的计算
6.3.1 0玻璃黏度的计算
6.3.1 1玻璃表面张力的计算
6.3.1 2玻璃熔化温度的计算
6.3.1 3玻璃析晶性能的计算
第7章 玻璃用原料与配料
7.1 主要原料
7.1.1 SiO2原料
7.1.2 B2O3原料
7.1.3 Al2O3原料
7.1.4 P2O5原料
7.1.5 Na2O原料
7.1.6 K2O原料
7.1.7 Li2P原料
7.1.8 CaO原料
7.1.9 MgO原料
7.1.1 0BaO原料
7.1.1 1ZnO原料
7.1.1 2PbO原料
7.1.1 3BeO原料
7.1.1 4SrO原料
7.1.1 5CAO原料
7.1.1 6GeO2原料
7.1.1 7TiO2原料
7.1.1 8ZrO2原料
7.2 辅助原料
7.2.1 澄清剂
7.2.2 着色剂
7.3 脱色剂
7.3.1 化学脱色剂
7.3.2 物理脱色剂
7.4 乳浊剂
7.4.1 氟化合物
7.4.2 磷酸盐
……
第8章 玻璃的熔制与窑炉
第9章 玻璃的成形
第10章 玻璃的加工
第11章 玻璃的热处理
第12章 玻璃的缺陷与控制
第13章 玻璃工艺的节能与环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内外平板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二 国内外瓶罐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三 国内外器皿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四 国内外仪器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五 国内外光学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六 国内外眼镜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七 国内外耐热器皿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八 国内外颜色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九 国内外电光源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十 国内外封接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十一 国内外低熔点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十二 国内外医药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十三 国内外显示玻璃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
附录十四 国内外玻璃纤维化学组成及性能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