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文化·自考通·过关宝典(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目 录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考点串讲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论述题精选
导论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2.论述人类社会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3.试述计划配置方式的长处与不足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4.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6.试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7.试比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8.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9.论述货币的职能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10.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1.论述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联系和区别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12.试述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
13.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4.试分析怎样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15.分析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家阶级之间分割的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16.试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1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形成途径
18.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9.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根源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0.试述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论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22.试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中的分类
23.试述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2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客观性
25.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主要政策是什么
26.试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27.论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28.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29.试述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0.为什么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31.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2.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矛盾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33.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4.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35.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进和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部分 简答题精选
导论
1.简述生产力的构成
2.简述抽象法的运用过程
3.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4.简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5.简述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6.简述资本主义的三次科技革命
7.简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8.简述商品经济的经济特征
9.简述市场配置方式的长处
10.简述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11.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
12.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但这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13.简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4.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5.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16.简析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17.简述等价形式的特点
18.简述一般价值形式的特征表现
19.简述世界货币的作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0.简述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21.简述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构成
22.简述剩余价值率(m′的表示方法
23.简述资本主义工资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4.简述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25.简述生产时间对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意义
26.简述固定资本磨损的原因
27.简述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
28.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29.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30.简述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及其产生原因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31.简述垄断组织及其主要形式
32.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33.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不能解决,需要由垄断资产阶级国家出面解决或缓解的矛盾
34.简述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和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
3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
36.简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37.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39.为了理顺分配关系,应如何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40.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41.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秩序
42.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43.简述公有制企业的优点与不足
4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4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46.简述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
47.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
48.简述现代农业具有的基本特征
49.简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50.简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51.简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内容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52.简述国民收入再分配要满足的需要
53.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
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哪些类型
54.简述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分类
55.简述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56.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57.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58.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59.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60.简述发放配额的方式
61.简述汇率的标价方法
6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63.简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64.简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6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66.简述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目标
67.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68.简述“三资企业”
69.简述引进或利用外资的作用
70.简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作用
71.如何继续深化沿海开放
72.简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7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层次
74.简述我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四部分 多项选择题精选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第五部分 单项选择题精选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 论述题精选
导论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2.论述人类社会五种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3.试述计划配置方式的长处与不足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4.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6.试述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7.试比较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8.试述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9.论述货币的职能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10.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11.论述一般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联系和区别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12.试述资本周转时间的构成
13.什么是产业资本循环为什么说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又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14.试分析怎样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15.分析剩余价值是如何在资本家阶级之间分割的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16.试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表现
1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及形成途径
18.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9.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及其根源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0.试述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论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22.试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中的分类
23.试述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2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客观性
25.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主要政策是什么
26.试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作用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27.论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
28.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29.试述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30.为什么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31.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2.论述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矛盾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33.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34.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35.论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引进和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部分 简答题精选
导论
1.简述生产力的构成
2.简述抽象法的运用过程
3.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4.简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5.简述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
6.简述资本主义的三次科技革命
7.简述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8.简述商品经济的经济特征
9.简述市场配置方式的长处
10.简述市场配置方式的不足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11.简述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
12.尽管存在着商品价格与价值的不一致,但这不仅不违背价值规律,相反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13.简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4.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5.简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16.简析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17.简述等价形式的特点
18.简述一般价值形式的特征表现
19.简述世界货币的作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20.简述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意义
21.简述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价值构成
22.简述剩余价值率(m′的表示方法
23.简述资本主义工资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4.简述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25.简述生产时间对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意义
26.简述固定资本磨损的原因
27.简述生产资本的构成对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影响
28.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关系
29.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30.简述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及其产生原因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31.简述垄断组织及其主要形式
32.垄断价格的出现不违背价值规律,只是表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33.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私人垄断资本不能解决,需要由垄断资产阶级国家出面解决或缓解的矛盾
34.简述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和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
35.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
36.简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37.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39.为了理顺分配关系,应如何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40.简述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
41.如何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优化市场秩序
42.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43.简述公有制企业的优点与不足
44.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
4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46.简述第三产业的四个层次
47.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容
48.简述现代农业具有的基本特征
49.简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50.简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51.简述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的内容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52.简述国民收入再分配要满足的需要
53.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
不同功能,财政政策可分为哪些类型
54.简述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分类
55.简述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56.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57.简述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58.简述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59.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观点
60.简述发放配额的方式
61.简述汇率的标价方法
6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63.简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64.简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65.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何影响
66.简述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目标
67.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68.简述“三资企业”
69.简述引进或利用外资的作用
70.简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的作用
71.如何继续深化沿海开放
72.简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73.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层次
74.简述我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
第四部分 多项选择题精选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第五部分 单项选择题精选
导论
第一篇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第1章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第2章 商品和价值
第3章 货币与信用
第二篇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4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5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割
第6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
第7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第8章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第9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第四篇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11章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12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目 录内容简介
《天一文化·自考通·过关宝典(公共课):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点串讲,提纲挈领,体例第一部分为考点串讲,将所有考点、重点、难点等一一列举,清晰明了,有利于考生针对性的复习。习题精选 题题经典 习题选择全部按照新历年真题题型进行组合,所选试题融汇全国高自考开考以来各年试题精要,堪称考试法宝。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