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光纤的基本特性
1.1 引言
1.2 光纤的结构与分类
1.2.1 光纤的结构
1.2.2 光纤的分类
1.3 光纤的导光原理
1.3.1 光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全反射
1.3.2 光线在光纤中的传播
1.3.3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1.4 光纤的损耗特性
1.4.1 光纤的损耗系数
1.4.2 吸收损耗
1.4.3 散射损耗
1.4.4 辐射损耗
1.5 光纤的色散特性
1.5.1 时延差和色散系数
1.5.2 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1.5.3 模间色散
1.5.4 光纤的传输带宽
1.6 光纤的偏振与双折射
1.6.1 单模光纤的理想偏振特性与双折射效应
1.6.2 保偏光纤
1.6.3 纯单模光纤
1.7 光纤的非线性
1.7.1 非线性折射
1.7.2 受激非弹性散射
1.7.3 参量过程与四波混频
1.7.4 光弧子
1.8 光子晶体光纤
1.8.1 光子晶体光纤概述
1.8.2 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原理
1.8.3 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
1.8.4 光子晶体光纤的应用前景
第2章 光源与光探测器
2.1 引言
2.2 辐射光源基础
2.3 光源的相干性
2.3.1 时间相干性
2.3.2 空间相干性
2.4 非相干光源
2.4.1 热光源
2.4.2 气体放电光源
2.4.3 固态非相干光源——发光二极管
2.5 相干光源
2.5.1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2.5.2 激光的模式
2.5.3 应用于光学传感领域的激光光源
2.6 热电探测器
2.6.1 辐射热电偶与热电堆
2.6.2 热敏电阻
2.6.3 气动探测器
2.6.4 热释电探测器
2.7 光电子发射探测器
2.7.1 光电子发射效应
2.7.2 光电管
2.7.3 光电倍增管
2.7.4 图像增强器
2.8 光电导探测器
2.8.1 工作原理和结构
2.8.2 基本特性
2.8.3 几种光电导材料
2.9 光电二极管
2.9.1 结型探测器工作原理
2.9.2 响应度
2.9.3 工作波长
2.9.4 工作模式
2.9.5 耗尽层宽度和结电容
2.9.6 响应时间
2.9.7 雪崩倍增效应
2.9.8 材料
2.9.9 探测器结构
2.10接收器
2.10.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2.10.2 FET前置放大器
2.11光电二极管接收器中的噪声
2.11.1 噪声源概况
2.11.2 暗电流和散粒噪声
2.11.3 热噪声和放大器噪声
2.11.4 信噪比
第3章 光纤激光器与光纤放大器
3.1 引言
3.2 掺杂光纤及特性
3.2.1 掺杂光纤
3.2.2 石英光纤中掺杂稀土离子的光谱特性
3.3 光纤激光器的谐振腔
3.3.1 Fabry-Perot腔
3.3.2 基于定向耦合器的光纤激光器
3.3.3 可调谐光纤激光器
3.3.4 窄带光纤激光器
3.4 掺稀土元素的光纤激光器
3.4.1 掺铒光纤激光器
3.4.2 掺钕光纤激光器
3.5 超荧光光纤激光器
3.6 光纤放大器
3.6.1 光纤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3.6.2 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
第4章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1 引言
4.2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
4.2.1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4.2.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
4.3 强度调制光纤传感器
4.3.1 强度检测原理
4.3.2 强度调制原理
4.4 频率调制光纤传感器
4.4.1 频率调制原理
4.4.2 频率检测原理
4.5 波长调制光纤传感器
4.5.1 波长调制原理
4.5.2 波长检测原理
4.6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
4.6.1 相位调制原理
4.6.2 相位检测原理
4.6.3 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应用
4.7 偏振调制光纤传感器
4.7.1 偏振调制原理
4.7.2 偏振检测原理
第5章 光电混合式光纤传感器
5.1 引言
5.1.1 传感器的供电
5.1.2 传感器的分类
5.2 光推动电容式传感器
5.2.1 引言
5.2.2 电容式差压敏感元件特性
5.3 光推动混合式电流互感器
5.3.1 引言
5.3.2 光纤式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5.3.3 V/PWM和PWM/PPM调制
5.3.4 PWM/PPM调制
……
第6章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
第7章 光纤荧光传感技术
第8章 光纤温度传感器
第9章 光纤气体传感器
第10章 光纤陀螺仪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