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1.1 有机化合物
1.1.2 有机化学
1.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1.2.1 分子的构造和构造式
1.2.2 分子的结构和结构式
1.2.3 共价键
1.3有机反应中的共价键断裂
1.3.1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1.3.2 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
1.4有机反应的酸和碱
1.5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1按碳架分类
1.5.2 按官能团分类
习题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2.1命名法概述
2.1.1基本概念
2.1.2 俗名、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
2.2系统命名法
2.2.1 系统命名法概述
2.2.2 开链烃命名
2.2.3 脂环烃命名
2.2.4 芳香烃命名
2.2.5 烃衍生物的命名
2.2.6 混合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
习题
第3章 同分异构现象
3.1构造异构现象
3.1.1 骨(碳)架异构现象
3.1.2 官能团位置异构现象
3.1.3 官能团异构现象
3.1.4 互变异构现象
3.2顺反异构现象
3.2.1含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
3.2.2 含碳环化合物的顺反异构现象
3.3对映异构现象
3.3.1 手性和对称因素
3.3.2 物质的旋光性
3.4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3.4.1 对映异构体的性质
3.4.2 构型的表示方法
3.4.3 构型和旋光方向的标记
3.5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3.5.1 含有两个不同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3.5.2 含有两个构造相同的手性碳原子的对映异构
3.6脂环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3.7不含手性中心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3.8有机反应中的对映异构现象
3.8.1 手性碳原子的生成
3.8.2 手性合成
3.9外消旋体的拆分
习题
第4章 饱和烃
Ⅰ链烷烃
4.1 烷烃的结构
4.1.1 sp3杂化碳原子和碳碳键
4.1.2 烷烃的构造异构
4.2 烷烃的构象
4.2.1 乙烷的构象
4.2.2 丁烷的构象
4.3 烷烃的物理性质
4.4 烷烃的化学性质
4.4.1 烷烃的燃烧
4.4.2 烷烃的热裂解
4.4.3 烷烃的卤代反应
4.4.4 烷烃的硝化和磺化反应
Ⅱ环烷烃
4.5 环烷烃的分类
4.5.1 单环烷烃
4.5.2 多环烷烃
4.6 单环烷烃的结构
4.6.1 单环烷烃的稳定性
4.6.2 环烷烃的结构.
4.7 单环烷烃的性质
4.7.1 物理性质
4.7.2 化学性质
4.8 烷烃的来源和制法
习题
第5章 不饱和烃
I烯烃
5.1 烯烃的结构
5.1.1 sp3杂化碳原子和碳碳双键
5.1.2 n键的特性
5.2 烯烃的分类
5.3 烯烃的物理性质
5.4 烯烃的化学性质
5.4.1 催化加氢
5.4.2 亲电加成
5.4.3 烯烃的自由基型反应
5.4.4 烯烃的氧化
Ⅱ炔烃
5.5 炔烃的结构
5.6 炔烃的物理性质
5.7 炔烃的化学性质
5.7.1 炔烃的加氢和氧化
5.7.2 加成反应
5.7.3 炔氢的酸性
Ⅲ共轭二烯烃
5.8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n
5.9 共轭体系和共轭效应
5.9.1 共轭体系
5.9.2 p共轭体系
5.9.3 超共轭体系
5.10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5.10.1 1,4-加成反应
5.10.2 双烯合成
.5.10.3 电环化反应
5.11 不饱和烃的聚合
5.12 不饱和烃的制法
习题
第6章 芳香烃
6.1 苯的结构与共振论
6.1.1 苯的结构
6.1.2 共振论
6.2 芳香烃的物理性质
6.2.1 一般物理性质
6.2.2 光、波谱性质
6.3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6.3.1 亲电取代反应
6.3.2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定位规律
6.3.3 加成反应
6.3.4 芳烃侧链上的反应
6.4 多环芳烃
6.4.1 联苯
6.4.2 萘及其衍生物工
6.4.3 蒽与菲
6.5 非苯芳烃及芳香性判据.
6.5.1 芳香性的判据——Hiickel规则
6.5.2 非苯芳烃
6.5.3 富勒烯
习题
第7章 卤代烃
7.1 卤代烃的分类与结构
7.1.1 卤代烃的分类
7.1.2 卤代烃的结构
7.2 卤代烃的物理性质
7.2.1 一般物理性质
7.2.2 波谱性质
7.3 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7.3.1 亲核取代反应
7.3.2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7.3.3 消除反应及反应机
7.4 卤代烃与金属的反应
7.4.1 卤代烃与金属镁的反应
7.4.2 卤代烃与锂、钠的反应
7.4.3 卤代烃与铜、锌的反应
7.5 卤代烯烃和芳卤
7.5.1 卤代烯烃
7.5.2 芳卤
7.6 多卤代烃
7.6.1 多卤代烷烃
7.6.2 多卤代芳烃
7.6.3 氟代烃和重要的含氟化合物
7.7 卤代烃的制备
7.7.1 烃为原料合成卤代烃
7.7.2 醇为原料合成卤代烃
7.7.3 卤代烃的卤素交换反应制碘代烃
习题
第8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8.1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
8.1.1 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方式
8.1.2 有机光波谱的产生
8.1.3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最常用的光波谱分析方法
8.2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
8.2.1 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概述
8.2.2 光吸收定律
8.2.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8.2.4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
8.3 红外吸收光谱
8.3.1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8.3.2 分子振动和特征振动频率
8.3.3 一些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8.3.4 频率位移的影响因素
8.4 核磁共振波谱
8.4.1 核磁共振原理
8.4.2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
8.4.3 13C核磁共振波谱
8.5 有机质谱
8.5.1 有机质谱的基本原理
8.5.2 质谱中的离子
8.6 有机化合物结构波谱解析
8.6.1 紫外-可见光谱的解析
8.6.2 红外光谱的解析
8.6.3 质子核磁共振波谱的解析
8.6.4 13C核磁共振波谱的解析
8.6.5 电子轰击质谱(EIMS)的解析
8.6.6 谱图的综合解析及结构推导.
习题
第9章 醇酚醚
9.1 醇
9.1.1 醇的结构
9.1.2 醇的物理性质
9.1.3 醇的化学性质
9.1.4 醇的制备
9.1.5 硫醇
9.2 酚
9.2.1 酚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9.2.2 酚的化学性质
9.2.3 酚的制备
9.3 醚
9.3.1 结构与光波谱特性
9.3.2 醚的化学性质
9.3.3 醚的制备
9.3.4 环氧乙烷
9.3.5 四氢呋喃
9.3.6 硫醚
习题
第10章 醛和酮
10.1 醛和酮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0.1.1 羰基的结构
10.1.2 醛、酮的物理性质
10.2 醛和酮的亲核加成反应
10.2.1 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10.2.2 亲核加成反应的类型
10.3 氢的反应
10.3.1 互变异构
10.3.2 卤代反应
10.3.3 缩合反应
10.4 醛、酮的氧化和还原
10.4.1 氧化反应
10.4.2 Cannizzaro反应
10.4.3 还原反应
10.5 不饱和醛、酮化合物
10.5.1 乙烯酮
10.5.2 不饱和醛、酮
10.6 醛和酮的制法
10.6.1 由烃的氧化和水合制醛、酮
10.6.2 胞二卤代物水解
10.6.3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10.6.4 芳环的甲酰化
10.6.5 醇的氧化或脱氢
10.6.6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10.6.7 羰基合成
习题
第11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1.1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
11.1.1 羧酸的结构特征
11.1.2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特征
11.2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1.2.1 物理性质
11.2.2 波谱性质
11.3 羧酸的化学性质
11.3.1 酸性
11.3.2 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11.3.3 还原反应
11.3.4 脱羧反应与二元酸的受热反应
11.3.5 卤代反应
11.4 羟基酸的性质
11.4.1 脫水反应
11.4.2 氧化和分解反应
11.5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1.5.1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11.5.2 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11.5.3 还原反应
11.5.4 a-H的反应
11.5.5 酰胺的特性反应
11.6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制法
11.6.1 羧酸的来源与制备
11.6.2 羟基酸的制备
第12章 β-二羰基化合物
第13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14章 杂环化合物
第15章 碳水化合物
第16章 氨基酸、蛋白质及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