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作者:燕良轼 著
出版: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8.11
丛书:中西教育思想解读书系
页数:179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540672218
ISBN-10:7540672218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一个徘徊在世纪欧洲的幽灵
一 后现代主义的命名
二 后现代主义的两种主要风格
三 后现代主义的思维特征
四 后现代主义与教育观念变革
第二章 后现代主文教育目的观
一 本质目的论与约定目的论
二 外在目的论与内在目的论
三 结果目的论与过程目的论
四 单一目的论与多元目的论
五 培养精英还是培养公民
六 培养完人还是具有个性的人
七 培养模式化人还是多样化人
八 一次性完成的人还是终身学习的人
九 理性目的与非理性目的
十 人性不变论与人性可变论
十一 过程性目的与结果性目的
第三章 后现代主文知识观
一 知识与知识观
二 两种知识观之比较
三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 后现代学生观
一 经典学生观
二 现代学生观
三 后现代学生观
第五章 后现代视野中的学习观
一 合作学习的观点
二 研究性学习的观点
三 建构主义学习的观点
四 终身学习的观点
第六章 后现代视野的课程观
一 传统的课程观
二 后现代课程观
第七章 后现代视野中的教学观
一 现代教学观的特征
二 后现代教学观的特征
三 后现代课堂教学设计
第八章 后现代主文师生观
一 现代主义师生关系及特征
二 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建构
参考文献
燕良轼,湖南省桃源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基础心理学博士生导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曾任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主任,兼任湖南省教育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心理学报》审稿专家。主要研究领域:理论心理学与中国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出版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教材18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发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高等教育研究》等国家级杂志的有1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教育学》、《科技哲学》和全文转载或SSCI摘要转载10余篇。主持、参加教育部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省级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多项。曾获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参加2004年在北京举行、2008年在柏林举行的两届世界心理学大会。
《解读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从对后现代主义的含义和特征入手,在与现代主义教育观念的比较中系统梳理和阐释了后现代主义的教育目的论、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等。颠覆了许多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并根据作者自己的理解,提供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希望以此启迪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为教育繁荣和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精神创造提供了新的资源。
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的一种思想幽灵已经渗透到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学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它代表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想态度,一种思维范式。它具有不确定性、多元性、开放性、流动性、随意性等特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