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
第一节 SIEMENS VARIABLE E.CAM SPECT操作常规
一、 基本仪器构架
二、 基本开关操作
三、 病人检查操作常规步骤
四、 质量控制操作常规
五、 附注
第二节 放射性药物质量控制要点
一、 理化试验
二、 生物学试验
三、 医院核医学科放射性药品管理要求
第三节 SPECT显像药物标记和质量控制
一、99m Tc标记脑灌注显像剂
二、99m Tc标记心肌灌注显像剂
三、 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显像剂
四、99m Tc标记肝显像剂
五、99m Tc标记胆系显像剂
六、99m Tc标记肾动态显像剂
七、99m Tc标记肾静态显像剂
八、99m Tc标记骨显像剂
九、99m Tc标记淋巴显像剂
十、99m Tc标记脾显像剂
十一、99m Tc标记血池显像剂
第四节 SPECT显像
一、 脑显像
二、 脑池显像
三、 涎腺显像
四、 甲状腺静态显像
五、 甲状旁腺显像
六、 肾上腺显像
七、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
八、 心血池和心功能测定
九、 肺通气-肺灌注显像
十、 乳腺核素显像
十一、 肝脏显像
十二、 肝血池显像
十三、 胆系显像
十四、 脾脏显像
十五、 消化道出血显像
十六、 骨显像
十七、 淋巴系统显像
十八、 67 Ga显像
十九、 泌尿系统显像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测定
一、 甲状腺吸131 I率测定
二、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抑制试验
三、 过氯酸钾排泌试验
第六节 13 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
第七节 14 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
第八节 骨密度测量
第九节 骨质疏松症治疗
第二章 正电子发射断层(PET)和PET/CT
第一节 2-18 F-2-脱氧-D葡萄糖生产操作规程
一、 药物的基本性质
二、 药物的合成原理
三、 合成药物所需的材料
四、 药物的合成过程
五、 药物的质量控制
六、 常用仪器的质量控制
七、 仪器的保养及HPLC的操作
八、 化学合成处理控制单元等参数
第二节 回旋加速器RDS111型操作规程
一、 回旋加速器的基本原理
二、 回旋加速器的结构
三、 核反应过程
四、 日常检查
五、 操作步骤
六、 辐射安全与防护
第三节 PET显像操作规程
一、 全身FDG PET肿瘤显像操作规程
二、 FDG PET脑显像操作规程
三、 心肌血流灌注显像操作规程
四、 FDG心肌显像操作规程
五、 PET仪常规质控内容
第四节 PET/CT肿瘤显像技术操作规程
第五节 PET及PET/CT典型病例
第三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一节 131 I治疗Graves病
第二节 131 I治疗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
第三节 131 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病灶
第四节 153 Sm-EDTMP治疗骨转移性肿瘤
第五节 89 SrCI2治疗转移性骨肿瘤
第六节 125 I密封籽源组织间植入治疗肿瘤
第七节 32 P胶体治疗囊性颅咽管瘤
第八节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
一、 原理
二、 表面敷贴器
三、 皮肤敷贴器及其临床应用
第九节 32 P胶体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
一、 原理
二、 适应证
三、 禁忌证
四、 治疗方法
第四章 体外诊断
第一节 测定仪器
一、 SN-695型智能放射免疫γ计数器
二、 1235型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三、 ACS:180 SE 操作规程
四、 全自动酶放大发光免疫分析仪操作规程
五、 ABBOTT 微粒子酶免疫分析仪操作规程
第二节 腺垂体激素
一、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
二、 促甲状腺激素测定
三、 生长激素测定
四、 泌乳素测定
五、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及有关物质
一、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测定
二、 甲状腺素测定
三、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 游离甲状腺素测定
五、 反T3 测定
六、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测定
七、 甲状腺球蛋白测定
第四节 肿瘤标记物
一、 甲种胎儿蛋白测定
二、 癌胚抗原测定
三、 糖类抗原CA-50测定
四、 糖类抗原CA 19-9 测定
五、 糖类抗原CA 125测定
六、 糖类抗原15-3 测定
七、 糖类抗原CA 72-4测定
八、 糖类抗原CA 242测定
九、 骨胶素CYFAR 21-1
十、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测定
十一、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
十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
十三、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测定
十四、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
十五、 肿瘤相关物质联合测定
第五节 其他
一、 Ⅰ型前胶原羧端肽原测定
二、 Ⅰ型胶原羧端交联肽原测定
三、 Ⅲ型前胶原氨端肽测定
四、 Ⅳ型胶原测定
五、 铁蛋白测定
六、 维生素B12 测定
七、 叶酸测定
八、 血清脱氧核糖核酸抗体测定
九、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十、 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测定
第六节 实验室管理
一、 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的室内质量控制
二、 标本处理
三、 离心机使用
四、 分析天平
附录
附录1 转换国际标准(SI)单位
附录2 按体重推荐剂量(包括儿童)
附录3 国际单位制词头
附录4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的物理性质和生产方式
附录5 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的物理性质和生产方式
附录6 核医学常用放射性核素衰变系数
一、99m Tc
二、131 I
三、67 Ga
四、201 Tl
五、123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