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
作者:杨琴 著
出版:华夏出版社 2008.6
页数:226
定价:30.00 元
ISBN-13:9787508046815
ISBN-10:7508046811
去豆瓣看看 绪言
第一节 史态类新闻表征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史态类新闻生发的实践基础
一、媒介丰富与资源匮乏——传播技术的影响
二、文化记忆与精神守望——社会需求与媒介满的契合
第三节 阐释的理论支点
一、新闻与历史视野的意义融合
二、新闻价值取向的转变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史态类新闻的概念建构
第一节 史态类新闻——新闻的分支
一、新闻概念的再厘定
二、新闻种类的新分法
三、史态类新闻的界定
第二节 史态类新闻的特点
一、报道事实静态化
二、借新闻由头而复活
三、具有清新的认知性
四、表现手法的灵活性
第二章 史态类新闻的类型考察
第一节 史态类新闻的文本类型
一、核心文本之一:解密新闻
二、核心文本之二:纪念性新闻
三、边缘性文本:背景新闻
第二节 史态类新闻的媒介表现
一、报纸史态类新闻:文字见长样式灵活
二、广播史态类新闻:声音为主语言口语化
三、电视史态类新闻:文声画结合深度凸现
四、网络史态类新闻:立体化展示交互性强
第三章 史态类新闻的文本叙事
第一节 史态类新闻的叙事结构
一、标题和导语
二、新闻故事
第二节 史态类新闻的叙事策略
一、叙述者的复杂化
二、多元化的叙事视角
三、文本的互文
四、悬念与延宕策略的结合
五、细节策略构筑真实
第四章 史态类新闻的传播价值探究
第一节 意义共契——新闻监管者视角下的传播价值
一、主流话语对历史书写的重视
二、重构民族精神——史态类新闻与主流话语的意义共契
三、意义共振的深层机制——意识形态化的媒介
第二节 精神守望——新闻从业者角度下的传播价值
一、新闻信息资源的拓展
二、新闻传播知性化的助推
三、新闻专业主义的彰显
四、娱乐化浪潮中人文精神的践行
第三节 需求满足——受者角度下的传播价值
一、满足受众求知需要
二、成为受众前行的参照坐标
……
第五章 史态类新闻的生态化发展
后记
参考文献
总后记
杨琴,女,文学博士,现为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
先后发表论文《电视深度报道的互文性》《史态类新闻勃兴现象透视》《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论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四川基层政府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等近20篇;参与并完成多项省部级社科项目研究,参写多部著作。
《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着重介绍了新闻新品种,报道内容主要为过去事实的史态类新闻,从概念入手,在概念的理论建构上对其特点、存在类型、文本叙事、勃兴动因、传播价值及发展走向进行了原创性的全面而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新闻叙事与文化记忆:史态类新闻研究》能给业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也给学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