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

目 录内容简介
目录前言上篇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第一章 生物化学分离方法3第一节 离心技术3一、离心沉降速率影响困素3二、沉降系数5三、离心设备7四、制各超离心法7第二节 层析技术10一、薄层层析10二、聚眈胶薄膜层析11三、凝胶层析11四、离子交换层析13五、亲和层析13六、气相色谱四七、高效液相色谱16第三节 电泳技术16一、影响电泳的主要因素17二、常用电泳支持介质18兰、聚丙烯酷胶凝胶盘状电泳19四、连续密度梯度电泳20五、SDS-聚丙烯酷脑凝胶电泳21六、等电聚焦电泳22七、双向凝胶电泳22八、毛细管电泳22九、电泳新技术23十、电泳相关技术24第四节 膜分离技术28一、膜的分类28二、膜的性能29三、膜的使用寿命30四、膜的分离技术30第二章 生物化学分析方法33第一节 重量法33第二节 化学法34第三节 分光光度法35第四节 酶法36一、化学方法37二、仪器方法37第五节 色谱法37第六节 主要生物物质分析38一、碳水化合物分析38二、核酸分析42三、蛋白质分析44第三章 生物化学制备方法46第一节 生物化学制备方法的特点46第二节 溶剂提取法46第三节 沉淀法48一、盐析法48二、有机榕剂沉淀法49三、非离子多聚物沉淀法49第四节 浓缩与干燥49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50第六节 萃取与相分离52第七节 结晶53第四章 生物化学代谢研究方法55中篇 生物化学实验第一单元 基础训练61实验一 生化实验要求及基本实验设备识知61实验二 植物试材水分测定和干样制备63实验三 高等植物材料丙酣粉的制备67实验四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氨基酸两性性测定69实验五 分光光度计线性分辨范围测定73第二单元 基本实验76实验六 酶的基本性质76实验七 转氨酶活性鉴定(薄层层析法)80实验八 淀粉酶活力测定83实验九 腮酶Km值测定86实验十 蛋白质的水解和氨基酸的纸层析法分离90实验十一 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及等电点的测定93实验十二 蛋白质含量测定(考马斯亮蓝G-250法)95实验十三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97实验十四 丙酣酸含量的测定100实验十五 抗坏血酸含量测定(2,6-二氯酷能酣法)102第三单元 重点实验107实验十六 脂肪含量的测定及高级脂肪酸组分分析(气相色谱法)107实验十七 单核苦酸的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110实验十八 RuBP矮化酶加氧酶的纯化114实验十九 连续密度梯度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的分子质量及纯度117实验二十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酷股凝胶圆盘电泳120实验二十一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124实验二十三 质粒DNA的提取、酶切及电泳鉴定127实验二十三 高等植物DNA的提取和纯度鉴定131实验二十四 酵母蛋白质和RNA的制备(稀碱法)133实验二十五 酵母RNA的提制(浓盐法)136实验二十六 多酣氧化酶的制备和化学性质139第四单元 综合实验142实验三十七 种子蛋白质系统分析142实验二十八 果实菠萝蛋白酶的动力学测定150实验二十九 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纯化及活性测定156第五单元 选择实验162实验三十 蛋白质含量测定(双缩腮法)162实验三十一 蛋白质含量测定(Folin-酣法)164实验三十三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66实验三十三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Somogyi-Nelson比色法)168实验三十四 可溶性总糖的测定(惠酣比包法)171实验三十五 可榕性总糖的测定(地衣酚-硫酸法)174实验三十六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测定(双波长法)175实验三十七 租纤维的测定(酸性洗涤剂法)179实验三十八 果胶质含量测定(重量法)180实验三十九 1398中性蛋白酶活性的测定183实验四十谷 物种子中赖氨酸含量的测定186实验四十一 甲醒滴定法测定氨基氮188实验四十二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核昔酸191实验四十三 蛋白质脱盐(透析和凝胶过滤)193实验四十四 叶绿素含量测定(分光光度法)197实验四十五 质膜透性与抗旱性鉴定(连续升温电导法)200下篇 附录一、实验室安全及防护知识207二、Union Carbide各种型号透析管的渗透范围210三、Sepctro por再生纤维素膜锺析袋的鼓据210四、纤维素酯膜透析袋的数据212五、Amicon圆形超谑膜的规格和有效过滤面积的数据213六、Amicon圆形超滤膜的流速214七、硫酸镀饱和度的常用襄2141. 调整硫酸镀潜液饱和度计算表(25℃)2142. 调整硫酸镀溶液饱和度计算表(0℃)2153. 调整硫酸镜溶液饱和度计算表(23℃)216八、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2171. 氯化钾-盐酸缓冲液(0.05mol/L,pH10~22.25℃)2172. 甘氨酸-盐酸缓冲液(0.05mol/L,pH22~36.25℃)2173. 邻苯二甲酸氢锦-盐酸缓冲液(0.05mol/L,pH2.2~4.0,25℃)2174. 拧攘酸-拧攘酸铀缓冲液(01mol/L,pH3.0~62)2185. 磷酸氢二销-拧攘酸缓冲液(pH2.6~7.6)2186. 乙酸-乙酸饷缓冲液(0.2mol/L,pH3.7~5.8,18℃)2187. 二甲基戊二酸-氢氧化铀缓冲液(0.05mol/L,pH3.2~7.6)2198. 丁二酸告氧化纳缓冲液(0.05mo1/L,pH3.8~6.0,25℃)2199. 邻苯二甲酸氢佣-氢氧化铀缓冲液(pH4.1~5.9,25℃)22010. 磷酸氢三铀-磷酸三氢铀缓冲液(0.2mol/L,pH5.8~8.0,25℃),22011. 磷酸二氢伺-氢氧化铀缓冲液(pH5.8~8.0)22012. Tris-HCl缓冲液(0.05mol/L,pH7~9)22113. 巴比妥-盐酸缓冲液(pH6.8~9.6,18℃)22114. 2,4,6-三甲基唯睫-盐酸缓冲液(pH6.4~8.3)22115. 跚砂-唰酸缓冲液(pH7.4~9.0)22216. 跚砂缓冲液(pH8.1~10.7,25℃)22217. 甘氨酸-氢氧化铀缓冲液(pH86~106,25℃)22218. 碳酸铀碳酸氢铀缓冲液(0.1mol/L,pH9.2~10.8)22319. 跚酸-氧化饵-氢氧化铀缓冲液(0.1mol/L,pH8.O~10.2)22320. 二乙醇胺-盐酸缓冲液(0.05mol/L,pH8.0~10.0,25℃)22321. 硼砂一氢氧化铀缓冲液(0.05mol/L,硼酸根,pH9.3~10.1)22422. 磷酸氢二锅告氧化锅缓冲液(0.025mol/L,pH11.0~11.9,25℃)22423. 氯化钾一氢氧化铀缓冲液(0.05mol/L,pH12.0~13.0,25℃)22424. 广范围缓冲液(pH2.6~12.0,18℃)22525. 离子强度恒定的缓冲液(pH2.0~12.0)22526. 酸度计标准缓冲溶液的配制226九、凝胶数据表2271. Sephadex G型交联葡聚糖凝肢的数据2272. Sephadex G型交联葡聚糖凝胶榕胀所需时间2283. 琼脂糖凝肢的数据2284. Superose的数据2295. 琼脂糖凝胶Bio-GelA型的数据2296. Bio-Gel P型凝胶的数据2307. 交联聚苯乙烯凝胶Bio-BeadsS-X型的数据2308. 制备级Superdex凝胶过滤介质的数据2319. 聚乙烯醇型凝胶Toyopearl的数据23210. 各种凝肢所允许的最大操作压232十、凝肢过温用标准蛋白2321. 凝胶过滤用低分子质量标准的组成2322. 凝肢过滤用高分子质量标准的组成2333. 凝肢过滤用分子质量标准品233十一、薄层层析分离各类物质常用的展层溶剂233十二、各类物质常用的薄层显色235十三、腐蚀性万能薄层显色剂235十四、电豫染色方法235(一) 核酸染色235(二) 蛋白质染色237(三) 糖蛋白染色238(四) 脂蛋白染色239(五) 同工酶染色239十五、实验误差与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245(一) 实验误差245(二) 误差来源246十六、常用仪器使用方法247(一) 恒温箱247(二) 电热恒温水浴248(三) 电动离心机248(四)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249(五) 751G型分光光度计250(六) 自动部分收集器251(七) 核酸蛋白检测仪253(八) 电子顶载天平253(九) 电子分析天平254(十) pH8-3C型数字酸度计255(十一) pH8-2型酸度计255(十二) 移液器的使用257图版
目 录内容简介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不同于以前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的编写模式。《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原理,分为生化分离方法、生化分析方法、生化制备方法、生化代谢研究方法等4章。中篇为生物化学实验,设计了基础训练、基本实验、重点实验、综合实验、选择实验等5个单元,共45个实验。下篇为附录,选择了重点知识、重点数据和重要资料共17项。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