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名师解读:朝花夕拾·呐喊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名师解读:朝花夕拾·呐喊
作者:鲁迅|主编:赵向前
出版:湖北辞书 2013.1
页数:246
定价:24.00 元
ISBN-13:9787540324735
ISBN-10:7540324732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收入回忆性散文10篇,分别为《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最初发表在《莽原》上,总名为《旧事重提》。这些是鲁迅“想从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朝花夕拾·小引》)的作品,题材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是鲁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忆写:豢养隐鼠的惊喜、百草园里的生趣、听祖母讲故事的迷恋、观看《二十四孝图》的迷惑不解、期盼看五猖会的焦虑、父亲为病魔所折磨的苦痛、离乡去异地求学的经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艰辛、回国后辛亥革命中的失望,等等。在对孩提时代生活的回忆、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回溯、对亲朋好友往事的忆写、对故乡民俗风情的描述中,呈现出鲁迅情感的另外一面:对于童年生活的珍爱,对于坎坷人生的珍重,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对于乡土之情的珍惜。它含蓄、自然、朴实的笔调背后充满温馨的柔情,蕴涵着万千情思,展示出一位有情有义的鲁迅形象,令人百读不厌。
  《呐喊》作于1918年至1924年间。这个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的历史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较之“洋务派”“维新派”更高的历史层面上,更全面、更深刻地对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进行历史反思并进而建设中国现代文化的一次伟大的文化运动,是中国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思想运动。其核心是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化,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鲁迅的《呐喊》正集中体现了这场文化革命的要求和历史特征。作者创作小说意在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的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并成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作者把它取名为《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呐喊助威。它所展示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奠定了鲁迅先生伟大的革命的文学旗手地位。
比价列表
 商家评价 (0)折扣价格
暂无中图缺货N个月
561天前更新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