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前言
  致谢
  第一篇 问题
  1.引言
  河北和山东的地理条件
  2.中国土地问题的理论
  土地问题理论分类
  第二篇 华北的村庄
  3.日本人对华北村庄的研究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的源起
  华北调查班的田野调查
  通过中国农村惯行调查进行农村研究的方法
  4.顺义县:沙井村
  土地
  资本
  土地所有制
  劳动力
  借贷
  农民的收入和储蓄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5.栾城县:寺北柴村
  土地
  土地所有制
  资本
  劳动力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6.历城县:冷水沟村
  土地
  资本
  劳动力
  土地所有制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7.恩县:后夏寨村
  土地
  土地所有制
  资本
  劳动力
  借贷
  市场
  土地继承
  村的领导权和组织
  村和县的财政
  8.华北的村庄:概述
  村落的主要共同点
  某些一般的调查结果
  第三篇 华北的农民经济
  9.农民农场结构:劳动力
  农户的规模
  农户劳动力利用
  家庭农场面积的下降
  商品价格、农业工资和土地价格,1900—1930
  农场产量的增加
  村庄劳动利用
  10.农民农场结构:资本和技术
  分家或土地在男性继承人间平均分配的制度
  资本积累和投资
  不同农场面积农业的产出、收入和投资
  农场资本和技术
  11.农民农场结构:土地利用和商业发展
  家庭农场和土地利用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问土地利用的变化
  运输改良、贸易扩大和城市发展
  村庄经济作物的种植
  华北的粮食供给
  12.农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13.农民经济:概述
  农业发展的过程
  技术与农业发展
  第四篇 华北的农村和集镇
  14.地主和农民
  大地产的分解
  地权分配的变化
  租佃制度种类
  地主的经济行为
  华北的农田租佃
  15.高利贷者、商人和农民
  农村借贷的供给和需求
  施坚雅和所罗门对农村市场的研究
  铁路和通商口岸发展之前的农村市场结构
  铁路和通商口岸发展之后华北的商品市场
  16.官僚与农民
  村庄的领导和组织
  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
  农民的赋税负担
  县级财政结构
  地方政府的支出
  17.对农村经济的无序干扰,1890—1949
  军阀主义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战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经济和内战
  18.村庄和集镇:概述
  19.结论
  附录
  A.统计表
  B.华北农情统计
  清代和民国的农情统计
  对河北和山东农情统计的评价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