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基础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任务
二、化学与药学
三、基础化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二、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第二节 元素周期系和元素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二、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二、共价键
三、杂化轨道理论
第四节 分子间作用力
一、分子的极性
二、范德华力
三、氢键
四、疏水性相互作用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第二章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概述
二、氮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氧族元素
一、氧族元素概述
二、氧及其化合物
三、硫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一、卤素单质
二、卤化氢和卤化物
三、氯的含氧酸及其盐
第四节 过渡元素简介
一、过渡元素概述
二、铬及其化合物
三、锰及其化合物
四、铁及其化合物
五、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第三章 溶液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分散系
一、基本概念
二、分散系分类
第二节 溶液的组成标度
一、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
二、溶液组成标度表示方法的有关计算
第三节 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的分类
二、解离度
三、强电解质溶液
第四节 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四、溶液的渗透压
第五节 胶体溶液
一、溶胶
二、高分子溶液
三、凝胶
第六节 表面现象
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
二、表面吸附
三、表面活性物质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实践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践二 药用氯化钠的制备
第四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二、有效碰撞理论与活化能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二节 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二、平衡常数
三、化学平衡移动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基础
学习目标
第一节 定量分析概述
一、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
二、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二、准确度与精密度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四、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五、可疑值的取舍
第三节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三、滴定液
四、滴定分析计算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实践三 电子天平称量练习
实践四 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第六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学习目标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一、酸碱的定义
二、酸碱反应
三、酸碱强度
四、水的质子自递平衡和水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节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一、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二、解离常数与解离度的关系——稀释定律:
三、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
四、酸碱解离平衡的移动
五、多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六、关于解离平衡的计算
第三节 缓冲溶液
一、缓冲溶液的概念和组成
二、缓冲作用的原理
三、缓冲溶液的pH计算
四、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
五、缓冲溶液的配制
六、缓冲溶液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
二、酸碱滴定类型及指示剂的选择
三、应用示例
四、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学习小结
目标检测
实践五 缓冲溶液的配制和性质
实践六 酸、碱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践七 药用硼砂含量的测定
第七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
学习目标
第一节 溶度积
一、溶度积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
三、溶度积规则
第二节 沉淀和溶解平衡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十章 电势法及永停滴定法
第十一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第十二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第十三章 色谱法
第十四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
附录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其他化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