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转类词研究:语料库视角
作者:司显柱 著
出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3
页数:496
定价:35.00 元
ISBN-13:9787309094244
ISBN-10:7309094247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绪论
1.1 转类概念内涵:活用与兼类
1.2 转类概念外延:名词、动词、形容词
1.3 汉语转类词研究:成绩与问题
1.4 批评与展望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2.1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
2.2 关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和汉语词语句法槽
3.1 现代汉语词类标准和转类词语判断标准
3.2 现代汉语词语句法槽
3.3 如何凭借句法槽类型,快速查询转类案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 现代汉语转类词语库建构
4.1 确立检索项
4.2 语料检索
4.3 检索语料解释
4.4 语料甄别
第五章 现代汉语名词转类动词研究
5.1 汉语名词转类动词研究综述
5.2 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句法槽
5.3 现代汉语名转动词库建构
5.4 汉语名词转类动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5.5 概念合成理论与名转动词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 现代汉语动词转类名词研究
6.1 汉语动词转类名词研究综述
6.2 现代汉语动转名词库建构
6.3 汉语动词转类名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6.4 语言类型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的动转名词现象探索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 现代汉语名词转类形容词研究
7.1 汉语名词转类形容词研究综述
7.2 现代汉语形容词语法特征和句法槽
7.3 现代汉语名转形词库建构
7.4 汉语名词转类形容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7.5 语法隐喻与名转形容词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转类名词研究
8.1 基于北大语料库的现代汉语形转名词库建构
8.2 汉语形容词转类名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8.3 认知语法和形转名词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 现代汉语动词转类形容词研究
9.1 现代汉语动词转类形容词句法槽
9.2 现代汉语动转形词库建构
9.3 汉语动词转类形容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9.4 语法隐喻和动词转类形容词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 现代汉语形容词转类动词研究
10.1 现代汉语形转动词库建构
10.2 汉语形容词转类动词描写:分布与频次
10.3 前景化和形容词转类动词
10.4 前景化下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不同体裁分布差异原因初探
10.5 前景化语言形转动词的翻译
小结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司显柱,安徽六安人,文学博士,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兴趣包括:英汉语言、翻译理论、翻译产业、系统功能语言学、外语教学等。在《中国翻译》、《外国语》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约90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8项。代表性论著有:《翻译研究:理论方法评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语言及其应用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社会兼职主要有: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理事等。
《现代汉语转类词研究:语料库视角》探讨了如何利用《现代汉语词典》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建构现代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间的转类词词库这一问题,并基于得出的词库,对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的相互转类及其在不同体裁中的分布情形做出描写和解释。
词语转类研究既涉及词汇学(构词方式)、语义学(词义特征)、语用学(使用情景)、修辞学(炼词)、文体学(文体特色)、文本类型学(在不同类型文本中的分布),又牵涉到诸如认知科学(词语生成与识读机理)、词典学(词类标注)和对比语言学(不同语言之间转类词之异同)等所关注的问题。对这一现象进行较充分的描写和阐述,不仅能厘清这一重要的语言现象本身,同时,也将加深我们对所涉语言的整体认识与把握。词语转类研究不仅是对语言的构词方式或修辞手段的微观研究,更是一种由此及彼、由小见大地对语言全貌进行探索的路径,具有诸多层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