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
一、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与地位
二、中国音乐史的分期及其基本特征
三、中国音乐史史料简介
(一)“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史料——文献
(二)“以身说法”的史料——音乐文物
(三)“活着”的史料——传统音乐
(四)“可视可听”的史料——音响音像制品
四、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史学的历史沿革
(一)1916年至1934年一中国音乐史学开创期
(二)1935年至1981年——中国音乐史学探索期
(三)1982年至今——中国音乐史学发展期
五、中国音乐鉴赏的方法与途径
(一)让“倾听”与“模唱”成为“好习惯”
(二)让姊妹艺术及其他相关学科成为“好伙伴”
(三)让丰富的文化知识成为“好坐标”
(四)让电脑、网络等信息技术成为“好助手”
第二讲 中国古代音乐史部分(远古-1840)
第一章 上古时期的音乐文化(远古-战国)
一、音乐的起源
(一)巫术与音乐的起源
(二)模仿与音乐的起源
(三)劳动与音乐的起源
二、夏代以前的音乐文化遗存
(一)骨笛与骨哨
(二)埙
(三)磬
三、乐舞、礼乐与歌唱艺术
(一)远古、夏、商、周的乐舞
第三讲
(二)西周礼乐制度下的音乐教育与宫廷用乐体系
(三)周代的歌唱艺术
第四讲
四、乐器与器乐艺术
(一)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
(二)地下音乐宝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
(三)古琴艺术
第五讲
五、诸子百家论乐
(一)儒家的音乐思想
(二)道家的音乐思想
(三)墨家的音乐思想
(四)法家的音乐思想
第六讲
第二章 中古时期的音乐文化(秦一唐、五代)
一、中古时期的音乐文化背景
二、中古时期的音乐机构与歌舞音乐
(一)乐府与汉魏六朝的相和歌、清商乐
(二)太常寺、教坊、梨园与隋唐宫廷燕乐
第七讲
三、百戏、戏剧与变文
(一)百戏
(二)戏剧
(三)变文
四、乐器与器乐艺术
(一)吹奏乐器
(二)弹拨乐器
(三)打击乐器
(四)鼓吹乐
第八讲
(五)汉唐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
第九讲
五、音乐理论与音乐思想
(一)乐律学理论
(二)音乐专著
(三)记谱法
(四)音乐思想
六、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一)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二)隋唐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第十九讲
第二十讲
第二十一讲
第二十二讲
第二十三讲
第二十四讲
第二十五讲
第二十六讲
第二十七讲
第二十八讲
第二十九讲
第三十讲
第三十一讲
第三十二讲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