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术
第一章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实验一 常见光学显微镜简介
实验二 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
第二章 细菌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实验三 细菌基本形态的观察
实验四 细菌特殊结构的观察
实验五 细菌动力的观察
第三章 常用细菌染色技术
实验六 细菌涂片的制作
实验七 单染色法
实验八 复染色法——革兰染色法
实验九 荧光染色法——金胺染色法
实验十 特殊染色法
第四章 细菌的人工培养
实验十一 培养基的制备
实验十二 细菌接种技术
实验十三 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
实验十四 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检查
实验十五 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观察
第五章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十六 自然界中细菌的检查
实验十七 正常人体细菌的检查
实验十八 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十九 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实验二十 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实验二十一 细菌S-R变异现象的观察
实验二十二 细菌鞭毛变异现象的观察
实验二十三 细菌毒力变异现象的观察
实验二十四 细菌耐药性变异现象的观察
实验二十五 细菌L型变异现象的观察
实验二十六 细菌质粒的分离与提取
实验二十七 细菌质粒转化实验
实验二十八 细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第二部分 常见病原性细菌
实验二十九 葡萄球菌属
实验三十 链球菌属
实验三十一 奈瑟菌属
实验三十二 埃希菌属
实验三十三 志贺菌属
实验三十四 沙门菌属
实验三十五 弧菌属
实验三十六 厌氧芽孢梭菌
实验三十七 无芽孢厌氧菌
实验三十八 需氧芽孢杆菌
实验三十九 棒状杆菌属
实验四十 分枝杆菌属
实验四十一 放线菌
第三部分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真菌
实验四十二 支原体
实验四十三 立克次体
实验四十四 衣原体
实验四十五 螺旋体
实验四十六 真菌形态和培养
实验四十七 浅部真菌感染的检查
实验四十八 深部真菌感染的检查
第四部分 病毒学
实验四十九 病毒分离培养技术
实验五十 病毒致病作用的观察
实验五十一 病毒包涵体的观察
实验五十二 病毒的血清学实验
实验五十三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HBsAg
实验五十四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流感病毒抗体
实验五十五 病毒的分子生物学检查
第五部分 药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实验五十六 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
实验五十七 抗生素效价的微生物学测定
实验五十八 注射剂的无菌检验
实验五十九 药品染菌量的检查
实验六十 药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实验六十一 药品大肠埃希菌的检测
实验六十二 药品沙门菌的检测
实验六十三 药品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
实验六十四 药品破伤风梭菌的检测
附录一 常用实验仪器及生物安全实验室简介
附录二 实验室常用器材的处理与消毒灭菌
附录三 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
附录四 常用染色试剂的配制
附录五 常用溶液的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