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概念理解
一、模式与教学模式
(一)模式
(二)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信息化教育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定义与特征
(三)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旨趣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三大支柱
一、理念支柱: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
(一)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
二、理论支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二)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要素
(四)建构主义的知识、学习和教学隐喻
三、技术支柱:作为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
(一)技术的隐喻与作用
(二)用技术学习
(三)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宗旨
一、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
(一)发展与学习者发展
(二)高阶能力结构模型
(三)高阶能力要素阐释
(四)高阶能力的核心:高阶思维
(五)高阶能力、高阶思维、高阶学习与高阶知识
二、支持学习者高阶学习
(一)高阶学习的意义与特性
(二)高阶学习的特性阐释
(三)支持高阶学习的路径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类型与价值判断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类型
(一)JonaSSen等人的描述
(二)祝智庭博士的分类观
(三)另一种可能的分类框架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价值判断
(一)价值判断的角度
(二)模式的价值判断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取向
一、模式变革的取向
(一)变革基调:从接受走向探究
(二)模式变革的取向
二、模式变革的十大预期特点
三、模式建构的思维取向
(一)取向架构
(二)思维取向阐释
四、模式实例选择的依据
(一)选择框架
(二)选择说明
下篇 分论
第六章 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一、基本概念理解
(一)资源
(二)主题
(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
二、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主题开发的路径
(二)探究:主题教学设计与运作的核心
(三)构建成功的探究学习环境
(四)多维衡量: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效果评价
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模板
(一)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二)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设计模板
四、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第七章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框架
(一)概念理解
(二)构成要素
(三)基本特征
(四)流程/操作程序
二、PBL模式中的IT作用
三、基于IT的PBL模型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