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
1.1 影响现代机械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为了加快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步伐,迫切要求机械制造业能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先进可靠的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同时还要求这些行业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为此,就必须改进与完善产品结构,改进工艺及其装备,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在产品及其零、部件规格化与标准化的基础上扩大专业化与协作化生产。因此,在机械制造业中按互换性原则组织生产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几何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作为尺寸传递媒介的25m/n的00级量块,其长度极限偏差为±0.07/μm,长度变动量允许值为0.05μm(为一般人头发直径的1/1500);而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要在1mm2的硅片面积上积集数以十万计的元件,其上的线条宽度约为1/10μm,形状和位置误差小于0.05/μm;对部件和整机,也同样有几何精度要求,如一般精度的CA6140车床两顶尖轴心线的等高度偏差不大于40μm,千分尺两测量砧测量面的平行度误差要求不大于1μm。第五编明代
概述
第一章 明初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宋濂与明初的文论
第二节 高棅与明初的诗论
第三节 朱权与明初的戏曲、小说理论
第二章 明中叶的文学复古思潮
第一节 李东阳、李梦阳与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理论
第二节 嘉靖前期的文学理论:唐宋派与李开先
第三节 谢榛、王世贞与嘉靖后期的文学理论
第四节 何良俊与明中叶的戏曲小说理论
第三章 明后期的文学解放思潮
第一节 徐渭
第二节 李贽附焦竑
第三节 汤显祖附沈璟
第四节 袁宏道与公安派
第五节 明后期文学解放思潮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明末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竞陵派与明末的诗文理论
第二节 王骥德与明末的戏曲理论
第三节 叶昼与明末的小说理论
第四节 冯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