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案例评析
作者:徐吉平,等 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5
页数:147
定价:29.80 元
ISBN-13:9787302313700
ISBN-10:7302313709
去豆瓣看看 第1章 绪论篇
1.1 适应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前提
1.1.1 案例导读
1.1.2 案情介绍
1.1.3 案例评析
1.1.4 思考与讨论
1.2 无悔人生始于健全人格
1.2.1 案例导读
1.2.2 案情介绍
1.2.3 案例评析
1.2.4 思考与讨论
第2章 理想信念与人生使命篇
2.1 做人岂能无理想
2.1.1 案例导读
2.1.2 案情介绍
2.1.3 案例评析
2.1.4 思考与讨论
2.2 信念乃人生希望之光
2.2.1 案例导读
2.2.2 案情介绍
2.2.3 案例评析
2.2.4 思考与讨论
2.3 理想实现之路洒满汗水
2.3.1 案例导读
2.3.2 案情介绍
2.3.3 案例评析
2.3.4 思考与讨论
2.4 平凡人也能铸就辉煌
2.4.1 案例导读
2.4.2 案情介绍
2.4.3 案例评析
2.4.4 思考与讨论
2.5 成功从“一粒米”开始
2.5.1 案例导读
2.5.2 案情介绍
2.5.3 案例评析
2.5.4 思考与讨论
第3章 人生目的、态度与人生价值篇
3.1 生命因过程而美好
3.1.1 案例导读
3.1.2 案情介绍
3.1.3 案例评析
3.1.4 思考与讨论
3.2 态度决定一切
3.2.1 案例导读
3.2.2 案情介绍
3.2.3 案例评析
3.2.4 思考与讨论
3.3 在艰难困苦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3.1 案例导读
3.3.2 案情介绍
3.3.3 案例评析
3.3.4 思考与讨论
3.4 见义勇为彰显无悔青春
3.4.1 案例导读
3.4.2 案情介绍
3.4.3 案例评析
3.4.4 思考与讨论
3.5 以爱心传承生命
3.5.1 案例导读
3.5.2 案情介绍
3.5.3 案例评析
3.5.4 思考与讨论
3.6 志愿精神让生活更美好
3.6.1 案例导读
3.6.2 案情介绍
3.6.3 案例评析
3.6.4 思考与讨论
3.7 用社会责任感拓展生命的意义
3.7.1 案例导读
3.7.2 案情介绍
3.7.3 案例评析
3.7.4 思考与讨论
3.8 人不可无感恩之心
3.8.1 案例导读
3.8.2 案情介绍
3.8.3 案例评析
3.8.4 思考与讨论
第4章 人生环境与人际交往篇
4.1 良好人际关系以健全人格为基础
4.1.1 案例导读
4.1.2 案情介绍
4.1.3 案例评析
4.1.4 思考与讨论
4.2 共奏大学师生关系和谐曲
4.2.1 案例导读
4.2.2 案情介绍
4.2.3 案例评析
4.2.4 思考与讨论
4.3 嫉妒是一个绿眼的妖魔
4.3.1 案例导读
4.3.2 案情介绍
4.3.3 案例评析
4.3.4 思考与讨论
4.4 寻求合作视野下的竞争
4.4.1 案例导读
4.4.2 案情介绍
4.4.3 案例评析
4.4.4 思考与讨论
4.5 自我意识误区是人际关系的绊脚石
4.5.1 案例导读
4.5.2 案情介绍
4.5.3 案例评析
……
第5章 道德修养篇
第6章 法治素养篇
徐吉平,男,法学硕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和复旦大学法学院,现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部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劳动关系与劳动法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已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科研课题近十项,指导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两项、本科毕业论文十余篇,并已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财经》、《社会科学研究》、《法学杂志》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十篇。2012年荣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青年教学明星”荣誉称号。目前主要社会兼职有上海市侨法讲师团“东方讲坛”讲师、上海政法综治网“网上调解咨询室”嘉宾律师、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等。
《大学生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案例评析》分为六章,包含了三十八篇案例共计五十余个生活镜头,内容分别涉及“大学生活适应”、“理想信念与人生使命”、“人生目的、态度与人生价值”、“人生环境与人际交往”、“道德修养”、“法治素养”等六大主题。除少数最新资料外,所有素材都是《大学生道德修养与人格塑造:案例评析》作者在过去几年内多次使用过的,无论选题还是评析都较为成熟,足以支撑“基础课”的根本教学目的,即: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理论总动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