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证略例
作者:(元)王好古 著,王英 主校
出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7
丛书:中医经典文库
页数:89
定价:9.00 元
ISBN-13:9787802313903
ISBN-10:7802313902 
去豆瓣看看    祭神应王文
  岐伯阴阳脉例
  问难附又举言外意
  洁古老人内伤三阴例消导吐下
  海藏老人内伤三阴例
  可温色脉分三经并药附
  伤在厥阴
  伤在少阴
  伤在太阴
  阴阳寒热各从类生服药同象
  问湿胜用丸问难附
  仲景活人许学士改名三药
  伊尹汤液论例
  扁鹊仲景例
  雾露雨湿山岚同为清邪
  仲景阴证例
  易老法霍乱吐泻足阳明总摄六经
  霍乱与少阴证寒热同候
  叔和阴脉例注仲景阴证具载
  沉涩弱弦微
  阴毒六歌
  活人阴证例
  三阴论
  阴毒三阴混说
  阴证似阳
  阴盛格阳
  阴阳易  分阴阳二
  孙兆药
  举仲景六七日不可治何也
  论下膈行脏腑不可轻
  举仲景先温后下不可轻
  系阴阳二毒相伏匿
  诸药寒佐品
  许学士阴证例
  阴毒三候
  辨少阴紧脉证仲景悉附
  伏阳一证
  仲景评辨二章脉歌
  韩祗和温中例
  三阴总论
  和解因时  寸口脉小
  灰包熨法
  霜露饮冷寸脉小同候
  阳气下陷躁
  阳证下之成阴
  热药冷服脉内有伏阳品
  海藏老人阴证例总论
  论雾露饮冷同为浊邪
  风温证加减四
  论阴证躁不躁死生二脉
  举古人论阴证例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
  外接法
  脐下六穴
  论谵言妄语有阴阳
  本草孙真人热药治血证三
  论下血如豚肝
  论阴阳二络
  谵语死脉
  论自汗分阴阳
  论手足自汗
  论四肢振摇
  初病形状
  论阴证始终形状杂举例
  遍身青黑如花厥
  伤寒发厥有阴阳
  论阴证发渴
  论阴证咳一作吃逆
  阴证发热
  论阴证大便秘
  论阴证小便不通举仲景、《活人》例卷末有外接法
  论阴证小便赤
  论得后出余气而解
  论狂言若有所失
  论脉次第
  用附子法
  论阴阳易分热寒
  论阴阳易分三经用药
  扁鹊治阴阳方仲景治阴阳方
  发明仲景活人
  海藏治验录
  外阳内阴
  阳狂
  阴狂
  阴易
  夜服
  阴血
  鼓击厨
  腹痛
  后序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一家之说。
      《阴证略例》是一部医论著作。一卷,元·王好古撰于1236年。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参附个人见解,专以阴证设论,按病举例说明。全书叙述阴证颇详,首列《内经》阴阳脉例,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续举伊尹、扁鹊,张仲景、许叔微、韩祗和诸例,证方俱备,辨证详审理法方药,颇有条理,书末附作者治验。现存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三三医书》本、《医学大成》本等。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