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
引言:走向校本人力资源管理
一、校本管理运动沿革
(一)校本管理改革的背景
(二)校本管理运动的三个阶段
(三)校本管理的基本假设
(四)校本模式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与策略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
(二)人力资源的特性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
(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
(五)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历史演变
(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构建
(一)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性
(二)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和职能
(三)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校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校本工作分析
引言:谁适合当教师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性质
(一)校本工作分析的定义
(二)校本工作分析的重要作用
(三)校本工作分析的基本程序
二、校本工作分析实用方法
(一)面谈法
(二)问卷法
(三)工作日记法
(四)现场观察法
(五)美国公务员委员会工作分析法
三、校本工作描述
(一)校本工作描述的内容
(二)校本工作描述的使用范围
第三章 校本人力资源规划
引言:为学校的明天储备人力资本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二)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
(四)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二、校本人力资源的供求预测
(一)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含义
(二)校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
(三)校本人力资源的供给预测
(四)校本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典型步骤
三、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一)战略性校本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二)对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
(三)校本人力资源规划与对策
第四章 校本教师的招募、甄选和聘任
引言:“千里马”何在
一、校本教师招募
(一)校本教师招募活动是市场行为
(二)校本教师的招募程序
二、常用的人员甄选方法
(一)知识考试
(二)面试
(三)心理测验
(四)情景模拟
(五)评价中心技术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
(一)我国的人事制度改革回顾
(二)我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三)校本教师聘任制的特点
(四)校本教师聘任原则
(五)校本教师聘任方式选择策略
(六)校本教师的聘任程序
(七)校本教师聘任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教职员的入职
(一)教职员入职活动的目标
(二)新教职员的入职引导
第五章 校本教师激励
引言:该进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了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基础知识
(一)校本教师激励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二)校本教师激励的重要作用
(三)校本教师的激励过程
(四)校本教师的激励原则
二、激励的基本理论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三)综合型激励理论
三、校本教师的货币性激励
(一)工作报酬激励概述
(二)教师的工资报酬
(三)工资形式
(四)教师的福利
四、校本教师的非货币性激励
(一)目标激励法
(二)工作激励法
(三)语言激励法
(四)榜样激励法
(五)感情激励法
(六)参与激励法
(七)校园文化激励法
五、教职员的挫折管理
(一)挫折的含义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
(三)教职员挫折行为的管理
第六章 校本教师绩效评价
引言:痛苦的学期考核
一、校本教师绩效评价概述
(一)校本绩效的含义与特点
(二)校本绩效评价的含义和特点
(三)校本绩效评价的作用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五)校本教师绩效评价的程序
二、校本绩效评价方法
(一)交错排序法
(二)配对比较法
(三)强制分布法
(四)关键事件法
(五)等级鉴定法
(六)行为锚定评价法
(七)行为观察评价法
(八)工作成果评价法
(九)绩效改进描述表格法
三、校本绩效评价面谈
(一)校本绩效评价面谈的作用
(二)绩效评价面谈成功的关键要素
四、校本绩效评价的控制
(一)成功校本绩效评价的特征
(二)绩效评价的效度和信度
(三)绩效评价误差的控制
第七章 校本效能评价
引言:方向何在
一、学校效能模型
(一)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函数
(二)教学过程模型
(三)综合的、多层次教育效能模型
二、成功学校的特征
(一)成功学校的基本特征
……
第八章 校本职业生涯管理
第九章 校本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章 校本教师培训
第十一章 校本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