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国应用型本科财经管理系列实用规划教材:公共关系学实用教程

目 录内容简介
第1章 公共关系概述
1.1 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1.1.1 公共关系的丰富含义
1.1.2 公共关系的科学定义
1.1.3 公共关系的特征
1.2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2.1 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
1.2.2 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
1.2.3 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
1.3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范畴
1.3.1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1.3.2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1 公共关系的萌芽
2.1.1 中国古代的准公共关系
2.1.2 西方古代的准公共关系
2.2 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2.2.1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2.2.2 公共关系的产生过程
2.2.3 公共关系的发展
2.3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3.1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3.2 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社会条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与原则
3.1 公共关系的职能
3.1.1 收集信息
3.1.2 咨询建议
3.1.3 参与决策
3.I.4 协调沟通
3.1.5 日常事务管理
3.1.6 策划专题活动
3.2 公共关系的作用
3.2.1 凝聚作用
3.2.2 监测作用
3.2.3 调节作用
3.2.4 应变作用
3.3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3.1 实事求是原则
3.3.2 平等互惠原则
3.3.3 双向沟通原则
3.3.4 全员公关原则
3.3.5 不断创新原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
4.1 公共关系部门
4.1.1 公共关系部的地位与职能
4.1.2 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原则
4.1.3 公共关系部的模式
4.2 公共关系公司
4.2.1 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与职能
4.2.2 公共关系公司的种类
4.2.3 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原则
4.2.4 客户选择公共关系的标准
4.3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4.3.1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4.3.2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4.3.3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培养与考评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活动模式
5.1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其分类
5.1.1 公众的概念
5.1.2 公众的基本特征
5.1.3 公众的分类
5.2 社会组织的内部公众
5.2.1 内部公众的分类
5.2.2 内部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5.2.3 建立良好的内部公众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5.3 社会组织的外部公众
5.3.1 顾客公众
5.3.2 媒介公众
5.3.3 政府公众
5.3.4 社区公众
5.3.5 名流公众
5.3.6 国际公众
5.4 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
5.4.1 按活动的性质不同划分
5.4.2 按组织的社会环境状况
不同划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
6.1 公关调查
6.1.1 公关调查的意义
6.1.2 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过程
6.1.3 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6.1.4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6.1.5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
6.2 公关策划
6.2.1 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和原则
6.2.2 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
6.2.3 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内容
6.2.4 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
6.3 公共关系实施
6.3.1 公共关系实施的意义与特点
6.3.2 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6.3.3 公共关系实施的媒体选择
6.3.4 公共关系实施的障碍排除
6.4 公共关系评估
6.4.1 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和程序
6.4.2 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6.4.3 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
6.4.4 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7.1 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概述
7.1.1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目的
7.1.2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特点
7.1.3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类型
7.1.4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主题
7.1.5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的要求
7.2 新闻发布会
7.2.1 新闻发布会的含义及特点
7.2.2 新闻发布会的适用范围
7.2.3 新闻发布会的策划和组织方法
7.3 赞助活动
7.3.1 赞助活动的特点
7.3.2 赞助活动的目的
7.3.3 赞助活动的类型
7.3.4.赞助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7.4 庆典活动
7.4.1 庆典活动的类型
7.4.2 庆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7.5 展览会
7.5.1 展览会的特点
7.5.2 展览会的类型
7.5.3 展览会的策划与组织
7.6 开放组织
7.6.1 开放参观活动的特点
7.6.2 开放参观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7.7 举办会议
7.7.1 举办会议的基本要素
7.7.2 会议的策划与组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
8.1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概述
8.1.1 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及特点
8.1.2 公共关系危机的基本类型
8.1.3 问题管理的发现及其定义
8.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意义、原则及方法
8.2.1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意义
8.2.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
8.2.3 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
8.3 公共关系危机的成因、处理程序及预防
8.3.1 公共关系危机的成因
8.3.2 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程序
8.3.3 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CIS设计与品牌建设
9.1 CIS战略的起源与发展
9.1.1 CIS战略的起源
9.1.2 CIS的发展
9.2 CIS战略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
9.2.1 CIS战略的基本内涵
9.2.2 CIS战略的构成
9.3 CIS与公共关系
9.3.1 CIS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9.3.2 CIS与CS的关系
9.4 CIS设计与品牌建设
9.4.1 品牌的含义
9.4.2 商标
9.4.3 品牌与商标的关系
9.4.4 CIS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关系
9.4.5 品牌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9.5 CIS的导入程序
9.5.1 企业现状调查
9.5.2 策划阶段
9.5.3 CIS的实施
9.5.4 选择CIS的导入时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公共关系广告与宣传
10.1 公共关系广告的概述
lO.1.1 公共关系广告的兴起及其定义
10.1.2 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
10.1.3 公共关系广告的特征
10.2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及作用
10.2.1 公关广告的类型
10.2.2 公共关系广告创意与策划
10.3 公共关系广告媒介的选择
10.3.1 选择媒介应考虑的因素
10.3.2 几种主要传播媒介的优点和缺点
10.3.3 公关媒体选择的步骤
10.4 公共关系宣传
10.4.1 新闻宣传
10.4.2 制造新闻
10.4.3 公共关系宣传的其他方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11.1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11.1.1 礼仪
11.1.2 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11.1.3 公关礼仪的特点
11.1.4 公关礼仪的原则
11.2 公关人员的个人礼仪规范
11.2.1 仪表礼仪
11.2.2 仪态
11.3 人际交往礼仪与形象塑造
11.3.1 见面礼仪
11.3.2 拜访和接待礼仪
11.3.3 人际交往中的形象塑造
11.4 常见的公共关系礼节
11.4.1 聚会和庆典礼节
11.4.2 宴请礼节
11.4.3 涉外公共关系礼节
11.5 公共关系人际交往艺术
11.5.1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规范
11.5.2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办法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1.1 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1.1.1 公共关系的丰富含义
1.1.2 公共关系的科学定义
1.1.3 公共关系的特征
1.2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1.2.1 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
1.2.2 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
1.2.3 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
1.3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范畴
1.3.1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1.3.2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范畴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1 公共关系的萌芽
2.1.1 中国古代的准公共关系
2.1.2 西方古代的准公共关系
2.2 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2.2.1 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
2.2.2 公共关系的产生过程
2.2.3 公共关系的发展
2.3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2.3.1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3.2 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
2.3.3 公共关系进一步发展的社会条件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与原则
3.1 公共关系的职能
3.1.1 收集信息
3.1.2 咨询建议
3.1.3 参与决策
3.I.4 协调沟通
3.1.5 日常事务管理
3.1.6 策划专题活动
3.2 公共关系的作用
3.2.1 凝聚作用
3.2.2 监测作用
3.2.3 调节作用
3.2.4 应变作用
3.3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3.3.1 实事求是原则
3.3.2 平等互惠原则
3.3.3 双向沟通原则
3.3.4 全员公关原则
3.3.5 不断创新原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
4.1 公共关系部门
4.1.1 公共关系部的地位与职能
4.1.2 组织公共关系部的原则
4.1.3 公共关系部的模式
4.2 公共关系公司
4.2.1 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与职能
4.2.2 公共关系公司的种类
4.2.3 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原则
4.2.4 客户选择公共关系的标准
4.3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4.3.1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4.3.2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职业准则
4.3.3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培养与考评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活动模式
5.1 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其分类
5.1.1 公众的概念
5.1.2 公众的基本特征
5.1.3 公众的分类
5.2 社会组织的内部公众
5.2.1 内部公众的分类
5.2.2 内部公众是公共关系工作的起点
5.2.3 建立良好的内部公众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5.3 社会组织的外部公众
5.3.1 顾客公众
5.3.2 媒介公众
5.3.3 政府公众
5.3.4 社区公众
5.3.5 名流公众
5.3.6 国际公众
5.4 公共关系的活动模式
5.4.1 按活动的性质不同划分
5.4.2 按组织的社会环境状况
不同划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
6.1 公关调查
6.1.1 公关调查的意义
6.1.2 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过程
6.1.3 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
6.1.4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6.1.5 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
6.2 公关策划
6.2.1 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和原则
6.2.2 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
6.2.3 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内容
6.2.4 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
6.3 公共关系实施
6.3.1 公共关系实施的意义与特点
6.3.2 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6.3.3 公共关系实施的媒体选择
6.3.4 公共关系实施的障碍排除
6.4 公共关系评估
6.4.1 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和程序
6.4.2 公共关系评估的标准和方法
6.4.3 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
6.4.4 公共关系评估报告的撰写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7.1 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概述
7.1.1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目的
7.1.2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特点
7.1.3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类型
7.1.4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的主题
7.1.5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的要求
7.2 新闻发布会
7.2.1 新闻发布会的含义及特点
7.2.2 新闻发布会的适用范围
7.2.3 新闻发布会的策划和组织方法
7.3 赞助活动
7.3.1 赞助活动的特点
7.3.2 赞助活动的目的
7.3.3 赞助活动的类型
7.3.4.赞助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7.4 庆典活动
7.4.1 庆典活动的类型
7.4.2 庆典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7.5 展览会
7.5.1 展览会的特点
7.5.2 展览会的类型
7.5.3 展览会的策划与组织
7.6 开放组织
7.6.1 开放参观活动的特点
7.6.2 开放参观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7.7 举办会议
7.7.1 举办会议的基本要素
7.7.2 会议的策划与组织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
8.1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概述
8.1.1 公共关系危机的含义及特点
8.1.2 公共关系危机的基本类型
8.1.3 问题管理的发现及其定义
8.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意义、原则及方法
8.2.1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意义
8.2.2 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原则
8.2.3 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
8.3 公共关系危机的成因、处理程序及预防
8.3.1 公共关系危机的成因
8.3.2 公共关系危机的处理程序
8.3.3 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
本章小结
习题
第9章 CIS设计与品牌建设
9.1 CIS战略的起源与发展
9.1.1 CIS战略的起源
9.1.2 CIS的发展
9.2 CIS战略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
9.2.1 CIS战略的基本内涵
9.2.2 CIS战略的构成
9.3 CIS与公共关系
9.3.1 CIS与公共关系的关系
9.3.2 CIS与CS的关系
9.4 CIS设计与品牌建设
9.4.1 品牌的含义
9.4.2 商标
9.4.3 品牌与商标的关系
9.4.4 CIS战略与品牌战略的关系
9.4.5 品牌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9.5 CIS的导入程序
9.5.1 企业现状调查
9.5.2 策划阶段
9.5.3 CIS的实施
9.5.4 选择CIS的导入时机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0章 公共关系广告与宣传
10.1 公共关系广告的概述
lO.1.1 公共关系广告的兴起及其定义
10.1.2 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
10.1.3 公共关系广告的特征
10.2 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及作用
10.2.1 公关广告的类型
10.2.2 公共关系广告创意与策划
10.3 公共关系广告媒介的选择
10.3.1 选择媒介应考虑的因素
10.3.2 几种主要传播媒介的优点和缺点
10.3.3 公关媒体选择的步骤
10.4 公共关系宣传
10.4.1 新闻宣传
10.4.2 制造新闻
10.4.3 公共关系宣传的其他方式
本章小结
习题
第11章 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11.1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11.1.1 礼仪
11.1.2 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11.1.3 公关礼仪的特点
11.1.4 公关礼仪的原则
11.2 公关人员的个人礼仪规范
11.2.1 仪表礼仪
11.2.2 仪态
11.3 人际交往礼仪与形象塑造
11.3.1 见面礼仪
11.3.2 拜访和接待礼仪
11.3.3 人际交往中的形象塑造
11.4 常见的公共关系礼节
11.4.1 聚会和庆典礼节
11.4.2 宴请礼节
11.4.3 涉外公共关系礼节
11.5 公共关系人际交往艺术
11.5.1 人际交往应遵循的规范
11.5.2 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办法
本章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目 录内容简介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它是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前沿学科。
本书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与原则;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活动模式;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实务部分包括: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CIS设计与品牌建设;公共关系广告与宣传;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管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分为理论和实务两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公共关系概述;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的职能、作用与原则;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及从业人员;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及活动模式;公共关系工作的一般程序。实务部分包括: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CIS设计与品牌建设;公共关系广告与宣传;公共关系社交礼仪。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经管专业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从业人员参考使用。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