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作者:彭骄雪 著
出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2
页数:257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811273953
ISBN-10:7811273950
去豆瓣看看 引言
第一章 初步发展期(1918-1937年)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摄制教育电影
第二节 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业的建立
一、电影股的设立
二、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三、全国教育电影推广处
四、电影教育委员会
五、地方民教馆等相关推行机构
第三节 金陵大学等学术机构及人士对教育电影的提倡和实践
一、陶行知对教育电影的提倡和实践
二、金陵大学等高校对于教育电影的提倡和实践
第四节 作品及理论建设
第二章 相对繁荣期(1937年7月-1946年5月)
第一节 武汉时期
第二节 重庆时期
一、概况
二、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业的勃兴
三、金陵大学等教育机构对教育电影事业的推进
第三节 本期的教育电影作品及理论建设
第四节 技术的创新
第三章 衰落期(1946-1949年)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关于电影业
一、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业
二、金陵大学等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电影事业
三、民营教育电影机构的发展
第三节 理论总结和技术创新
结语
附录一 台湾时期的国民党官营教育电影(1949年10月-1954年)
附录二 金陵大学翻译柯达公司教学影片目录
附录三 记忆中的中国教育电影运动
参考书目
彭骄雪,原浙江传媒学院教师1977年生,199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并考取本校硕士研究生, 师从余纪教授,主攻中国电影史2002年毕业后考取南京大学戏剧戏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周安华教授,曾发表《电子游戏与美国当代动画电影的崛起》、《民族记忆与想象的复活——21世纪泰国电影的崛起》、《印度“马沙拉”影片的艺术风格》、《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及其对当前中国动画电影创作的启示》等多篇学术论文。2007年夏因病去世。
《民国电影专史丛书·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梳理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发展线索,解析其理论体系.并对教育电影所处的历史语境作出阐述。在纵向的历史梳理和横向的理论阐述中,民国教育电影得以“浮出地表”,民国电影史的图景得到丰富。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