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3版)(附CD光盘1张)
作者:孔凡才 著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1
版本:3
定价:38.00 元
ISBN-13:9787111050803
ISBN-10:711105080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1篇 自动控制原理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1 引言
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2.1 开环控制系统
1.2.2 闭环控制系统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4.1 按输入量变化的规律分类
1.4.2 按系统传输信号对时间的关系分类
1.4.3 按系统的输出量和输入量间的关系分类
1.4.4 按系统中的参数对时间的变化情况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5.1 系统的稳定性
1.5.2 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
1.5.3 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
1.6 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应用
2.1 拉氏变换的概念
2.2 拉氏变换的运算定理
2.3 拉氏反变换
2.4 应用拉氏变换求解微分方程
小结
习题
第3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3.1 系统的微分方程
3.1.1 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3.1.2 微分方程建立举例
3.2 传递函数
3.2.1 传递函数的定义
3.2.2 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
3.2.3 传递函数的性质
3.3 系统框图(结构图)
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功能框
3.4.1 比例环节
3.4.2 积分环节
3.4.3 理想微分环节
3.4.4 惯性环节
3.4.5 比例微分环节
3.4.6 振荡环节
3.4.7 延迟环节
3.4.8 运算放大器
3.5 自动控制系统的框图
3.5.1 系统框图的画法
3.5.2 系统框图的物理含义
3.6 框图的变换、化简和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求取
3.6.1 框图的等效变换规则
3.6.2 自动控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求取
3.6.3 交叉反馈系统框图的化简及其闭环传递函数的求取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分析自动控制系统性能常用的方法
4.1 时域分析法
4.2 频率特性法
4.2.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4.2.2 频率特性的表示方式
4.2.3 典型环节的对数频率特性
4.2.4 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4.2.5 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4.3 MATLAB软件在系统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4.3.1 MATLAB的安装与启动
4.3.2 MATLAB指令窗
4.3.3 MATLAB中的数值表示、变量命名、运算符号和表达式
4.3.4 应用MATLAB进行数值运算
4.3.5 应用MATLAB绘制二维图线
4.3.6 应用MATLAB处理传递函数的变换
4.3.7 应用MATLAB求取输出量对时间的响应
4.3.8 SIMULINK仿真软件及其应用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5.1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1.1 系统稳定性概念
5.1.2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5.1.3 奈氏稳定判据和对数频率判据
5.1.4 稳定裕量与系统相对稳定性
5.1.5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举例
5.2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
5.2.1 系统稳态误差的概念
5.2.2 系统稳态误差与系统型别、系统开环增益间的关系
5.2.3 系统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间的关系
5.2.4 由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去分析系统的稳态性能
5.2.5 自动控制系统稳态性能分析举例
5.3 自动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5.3.1 系统跟随动态指标的求取及分析
5.3.2 跟随动态性能分析
5.3.3 系统动态性能与开环频率特性间的关系
5.4 系统分析举例——水位控制系统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校正(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6.1 校正装置
6.1.1 无源校正装置
6.1.2 有源校正装置
6.2 串联校正
6.2.1 比例(P)校正
6.2.2 比例·微分(PD)校正(相位超前校正)
6.2.3 比例·积分(PI)校正(相位滞后校正)
6.2.4 比例·积分·微分(PID)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6.3 反馈校正
6.4 顺馈补偿
6.4.1 扰动顺馈补偿
6.4.2 输入顺馈补偿
6.4.3 顺馈补偿应用举例
小结
思考题
习题
第2篇 自动控制系统
第7章 直流调速系统
7.1 转速负反馈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
7.1.1 系统的组成
7.1.2 系统的框图
7.1.3 系统的自动调节过程
7.1.4 系统的性能分析
*7.2 小功率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实例分析(阅读材料)
7.2.1 系统结构特点和技术数据
7.2.2 定性分析
7.2.3 系统框图
7.2.4 系统的自动调节过程
7.2.5 系统性能分析
7.3 速度和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7.3.1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7.3.2 系统框图
7.3.3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自动调节过程
7.3.4 系统性能分析
7.3.5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优点
7.3.6 给定积分器的应用
……
附录
参考文献
孔凡才,1952年毕业于国立上海高机电机专业,196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专业。上海理工大学教授,曾先后担任电气工程系主任,高教研究室主任,教育部高工专教学改革咨询评议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专业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工专电工电子系列改革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的著作有:《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电气工程师技术基础自检手册》、《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系统调试》等。其中《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获第二届全国普通高校机电类优秀教材一等奖、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所负责的电气技术专业的改革与建设课题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一等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3版)》是在1996年出版的高专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2版)的基础上,根据当信心风吹草动新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更侧重现场技术应用的特点而进行更新与修订的。全书分为两篇,第1篇为自动控制原理,它包括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分析系统性能常用的方法,对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探讨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其中包括时域分析法,频率特性法和MATLAB软件的应用。第2篇为自动控制系统,它包括直流调速系统、交流调速系统、位置随动系统和实际系统的分析与调试。其中新增加了BJT-PQM控制IGBT-SPWM-VVVF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微机控制的、采用专用集成芯片的位置随动系统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第3版)》第3版修订时,仍将保持原书获得好评的特色,以自控理论作为分析的工具,自控系统则作为分析的对象,围绕系统性能的分析与改善途径,以方法论为主线,通过应用举例的形式,着重物理含义和物理过程的阐述,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细致、通俗易懂和切合实用。
全书每章均有小结、思考题与习题,它们多为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书中还安排了较多的阅读教材、实例分析和读图练习,以利学生的自学、分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本科、职工大学的自动化类专业、电气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类专业和应用电子类专业使用,也可作自学考试教材,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