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框架
2 代理理论概述
2.1 代理理论学科溯源
2.2 代理关系
2.3 代理问题
2.4 代理理论前期应用
2.5 代理理论的贡献及批判
2.6 关于理论观点的讨论
3 理论的观点:政府—大学的代理关系
3.1 定义和基本假设
3.2 信息的不对称
3.3 目标冲突
3.4 逆向选择的问题
3.5 道德风险的问题
3.6 道德风险问题的控制
3.7 本章小结
4 实证的观点:政府—大学的代理关系
4.1 实证分析研究案例设计
4.2 代理关系
4.3 逆向选择问题
4.4 道德风险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代理理论框架下政府—大学关系:理论的优缺点
5.1 理论探讨和评价
5.2 代理理论的优点
5.3 代理理论的缺点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代理理论的观点和优缺点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译名对照
著者致谢
译后记
图表目录
图1-1 研究框架
表2-1 代理变量对契约选择的影响
表2-2 以代理理论为理论框架的特定研究
表3-1 治理方法和代理变量的选择
表4-1 1998~2005年信息产业项目的直接投入
表4-2 1998~2003年资助的信息产业项目招生名额增长情况
表4-3 研究生院的绩效评估指标
表4-4 1999年和2002年信息产业项目下的附属研究生院
表4-5 研究生院实施计划的监管信息
表4-6 现有研究生院的信息
表4-7 2000~2004年专业提升计划和本科生项目的监管信息
表4-8 教育部在实施信息产业项目中运用治理方法的类型
表4-9 治理方式和代理变量的选择
表4-10 2004年5月专业提升计划的情况
表4-11 1998~2004年本科生项目资助人数和总招生数
表4-12 2003~2004年7所大学本科生取得学位数量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