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商人组织·产业发展:以上海绸缎业为例1900-1930·南开经济史丛书
作者:张玮 (作者)
出版:人民出版社 2011.12
定价:25.00 元
ISBN-13:9787010105635
ISBN-10:7010105634
去豆瓣看看 总序
序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况
1.2 基本思路与相关概念界定
1.3 本书创新点及其局限性
2 绸缎业市场分析(1900-1930)
2.1 府绸出口市场变动趋势
2.2 府绸产业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3 流通市场分级与绸缎业商人行业组织的联结模式
3.1 绸缎供给商人的运动:聚集于“二级集散地”
3.2 商人行业组织成员的身份特征:从初级集散地到二级集散地
3.3 商人组织的联结模式
4 单域内绸缎业商人组织关系网络的构建
4.1 上海市绸缎业商人行业组织成立的动因分析
4.2 流通领域内绸缎业商人行业组织关系网络的构建
4.3 小结
5 跨域的绸缎业商人组织关系网络的构建
5.1 不具“内一外”结构呼应的绸缎业商人行业组织的跨域运动
5.2 具有“内一外”结构呼应的商人行业组织的跨域运动
5.3 小结
6 结论:市场·商人组织·产业近代化
6.1 总结:关系系统及其历史作用
6.2 模型:基于联结模式的推演
6.3 余论:政府强制性权力的介入
附录
附录-1 1899-1930年经海关出口国外的府绸数量和价值
附录-2 1899-1930年以六国为简单平均的人均GDP(1990年美元不变价铬)
附录-3 1899-1930年野柞蚕丝成交量与成交价格
附录-4 1934年上海绸缎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及籍贯
参考资料
后记
张玮,女,1978年5月生人,山东莘县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讲师。1995年入南京师范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4年7月在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学习,主攻中国近代经济史,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2004年9至2007年7月在上海财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经济史,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主要在市场网络、市场秩序和传统经济社会变革方面,目前,正在致力于以市镇研究为切入点的华北区域市场研究。
近代中国市场具有二元性特征,且传统产业的分工特征是场外分工发达于场内分工,基于这两个特点而形成商入网络的关系系统--以差序格局为基础的私人关系网络、以稀缺资源为基础的组织关系网络作用于产业近代化在这个机制中,组织和组织间在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合谋有效性与市场分割情形、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商人身份特征--包括地缘性特征和执业特征密切相关市场的二元性特征越是显著,市场越是分割,市场主体越有激励在分割的市场中结成基于地缘以获取稀缺资源的组织以补充私人关系网络而基于稀缺资源的组织间网络若要在此类市场中合谋作用于产业改良,必要有其他要件辅助:诸如基于地缘的联结、基于法律或强制性权力的第三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