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执法伦理研究
作者:阳红光 著
出版:法律出版社 2010.9
丛书: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人权研究系列之人权研究博士文库
页数:200
定价:22.00 元
ISBN-13:9787511810335
ISBN-10:7511810330
去豆瓣看看 前言/l
第一章 公安执法的伦理性质/l
第一节 公安的角色定位和职责界限/1
一、公安的角色定位/l
二、公安的职责限度/6
第二节 公安执法的伦理本性/15
一、公安执法的伦理本性/15
二、公安执法伦理本性的确定/22
第三节 公安执法伦理的定位/31
一、关于公安执法伦理定位的几种观点/3l
二、公安执法伦理是一种制度伦理/35
第二章 公安执法的伦理理念/40
第一节 秩序理念/42
一、秩序的本性/42
二、秩序的维持/48
三、秩序理念的内容/55
第二节 人权理念/59
一、人权的根据/59
二、人权的结构/64
三、人权的保护/68
第三节 服务理念/76
一、服务理念的内容/77
二、服务理念的核心/82
第三章 公安执法的道德原则/88
第一节 文明原则/88
一、公安执法文明的决定因素/88
二、文明原则的具体要求/91
第二节 公正原则/94
一、公正的含义/94
二、公正的种类/98
三、公正原则的具体要求/101
第三节 效率原则/104
一、效率的伦理学含义/104
二、效率原则的具体要求/106
第四节 权利救济原则/109
一、权利救济的法律思想渊源/109
二、权利救济的内涵、性质/110
三、权利救济的价值/111
四、赔偿:权利救济的重要实现方式/112
第四章 公安执法手段的道德限制/116
第一节 公安执法的目的善并不能代替一切/117
一、公安执法并非纯粹的手段/117
二、公安执法目的的道德性/119
三、善的公安执法目的不能决定一切/120
第二节 公安执法手段的正当化/123
一、强化对公安执法手段选择的外部控制/124
二、强化对公安执法手段选择的内部控制/127
三、警察对执法手段的自主控制/128
第五章 公安执法者应有的品德/133
第一节 忠诚/135
一、忠于祖国/137
二、忠于社会主义事业/137
三、忠于人民/138
四、忠于法律/139
第二节 服从/139
第三节 协作/142
第四节 合理/145
第五节 勇敢/147
第六章 公安执法者的道德建设/150
第一节 培植公安执法者道德建设的养成系统/151
一、道德教化/15l
二、内省与自律/158
三、道德的制度性约束/164
四、领导者的示范作用/166
五、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167
第二节 建立公安执法者道德建设的激励系统/171
一、公正积极的舆论引导/172
二、合理适度的社会赏罚/175
三、积极有效的内部道德评价/177
四、德才兼备的用人观念/177
第三节 构筑公安执法者道德建设的保障系统/180
一、经费保障/181
二、决策保障/184
三、机制保障/185
参考文献/190
后记/199
阳红光 伦理学博士,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湖南省公安厅副厅长。1956年5月出生于湘北老区平江县,1978年7月前上小学、中学、大学。曾下放任知青、中学语文老师、县委宣传部干部、公安局民警。1980年7月进省城,分别在省公安厅、省委政法委、省顾委办公厅、省人民检察院工作,任信访员、材料员、省委领导秘书、办公室主任,反贪局副局长、报社总编辑、宣教处长、政治部副主任、厅长助理、副厅长。1979年11月从警,警营生涯30年。好学勤思,相信勤能补拙,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利用业余时问学习,曾毕业于首届全国法院系统业余法律大学、公安大学研究生课程班(刑诉法方向),随后花五年业余时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博士,获伦理学博士学位。忙里偷闲喜欢动笔,先后有多篇文章见诸报端刊物。
本书揭示了公安执法所固有的伦理本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公安执法的理论框架,即公安执法者应该具有的伦理理念、应该遵守的主要道德原则、应该确保执法手段的道德化和正当化,以及执法者的道德建设等。作者认为,其伦理本性由公安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性质、权力性质和执法主体的道德自主性三个因素所决定。公安执法者应该树立秩序理念、人权理念与服务理念;应当遵守文明、公正、效率和权利救济原则;应当使善的执法目的与正当化执法手段相统一;必须强化对公安执法手段道德选择的自觉性。公安执法者应该具有忠诚、服从、协作、合理和勇敢五种主要的道德品质并通过正确途径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