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识易学
知识1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知识2 孔子和早期儒学
知识3 道家和法家
重点易通
重点1 正确评价和对待孔子的思想
重点2 儒家、法家和道家政治思想的关系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 对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的理解
类型2 社会热点孔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
类型3 高频考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及影响
课时训练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易学
知识1 从“无为”到“有为”
知识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知识3 儒学成为正统
重点易通
重点1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2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 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类型2 高频考点 儒学成为正统
类型3 主观题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
课时训练
第3课 宋明理学
知识易学
知识1 三教合
知识2 程朱理学
知识3 陆王心学
重点易通
重点1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重点2 正确地认识宋明理学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类型2 社会热点 宋明理学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类型3 高频考点 宋明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课时训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知识易学
知识1 李贽的离经叛道
知识2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知识3 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知识4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重点易通
重点1 比较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
重点2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历史影响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认识
类型2 高频考点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类型3 主观题李贽的“异端”思想
课时训练
单元整合提高
专题归纳总结
专题1 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专题2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和世界影响
三年高考真题
单元知能同步测控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知识易学
知识1 “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2 “美德即知识
知识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重点易通
重点1 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异同
重点2 探究希腊先哲思想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 对智者学派的理解
类型2 高频考点 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
课时训练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知识易学
知识1 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2 文艺复兴
知识3 宗教改革
重点易通
重点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点
重点2 全面认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 文艺复兴的性质
类型2 高频考点文艺复兴的成就
课时训练
第7课 启蒙运动
知识易学
知识1 理性时代的到来
知识2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知识3 启蒙运动的扩展
重点易通
重点1 正确理解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学说
重点2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类型2 高频考点伏尔泰的启蒙思想
类型3 主观题启蒙运动的背景、实质及思想主张
课时训练
单元整合提高
专题归纳总结
专题1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题2 中国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
三年高考真题
单元知能同步测控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知识易学
知识1 日大发明
知识2 《九章算术》和珠算
知识3 《石氏星表》和浑仪
知识4 《授时历》和日大农书
知识5 《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重点易通
重点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重点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重点3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典例易解
类型1 易错点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不同的命运
类型2 社会热点古代科技与现代生活
类型3 高频考点印刷术
课时训练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知识易学
知识1 从《诗经》到唐诗
知识2 棠词和元曲
……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