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3版)
作者:姚长辉 著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
丛书:金融学系列
页数:526
版本:3
定价:42.00 元
ISBN-10:7301053983
ISBN-13:978730105398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编 信用、利率与金融市场
第一章 信用与现代经济
第一节 信用的特征与种类
第二节 高利贷信用
第三节 商业信用
第四节 银行信用
第五节 国家信用
第六节 消费信用
第七节 其他信用形式
第二章 利率
第一节 利息的实质与利率的种类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第五节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六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三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短期金融工具
第三节 债券种类
第四节 债券收益的衡量指标
第五节 债券投资风险的指标
第六节 股票价值与价格
第七节 投资基金
第八节 证券发行与交易
第二编 金融体系与银行
第四章 金融体系与管理
第一节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金融机构管理
第四节 加入WTO与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提升
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制度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职能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与信用创造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资本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本的作用
第二节 银行资本的内涵
第三节 巴塞尔协议与银行资本比率
第四节 信用风险与内部评级法
第五节 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
第六节 监管者审核与市场约束
第七节 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管理
第八节 银行适度资本分析
第七章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负债的种类
第二节 负债成本
第三节 商业银行信贷种类
第四节 贷款的信用风险分析
第五节 信用定价
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八节 融资租赁
第九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第十节 网上银行业务
第八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中央银行体制
第三节 中央银行职能
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
第五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
第三编 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
第九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供给层次
第二节 货币供给模型
第三节 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第四节 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
第十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宏观货币需求理论
第二节 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中介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工具
第四节 金融发展与金融政策选择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 通货膨胀效应
第四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
第五节 我国的通货膨胀
第六节 我国的通货紧缩
第四编 涉外金融
第十三章 外汇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汇率
第三节 汇率决定理论
第四节 汇率的作用
第五节 我国的汇率制度
第六节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
第十四章 国际收支与利用外资
第一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利用外资
术语索引
姚长辉,男,1964年生于辽宁省北镇县。198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并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经济学学士、经济学硕士、金融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北大,1993年任副教授,2001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中心主任,金融系副主任,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投资学会理事,《经济科学》编委。
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证券市场、固定收入证券等。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至今在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50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获得“霍英东科研奖”、“安子介科研奖”两项国家级奖励。
1995年10月-12月,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做访问学者。1998年8月-1999年7月,在美国沃顿商学院从事金融学研究。2000年8月-2000年10月,在香港中文大学从事合作研究。2002年9月-2003年2月在美国西北大学Kellongg商学院做访问教授。
《货币银行学》(第3版)系统地介绍了货币银行学的理论与实务,全书分四个部分,分别讨论了信用、利率与金融市场理论,金融体系与银行,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涉外金融等内容。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