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
作者:[德]彼得-安德列•阿尔特 著   译者:张荣昌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4
页数:732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562462385
ISBN-10:7562462380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 在关系网中
  赫尔曼卡夫尔,一个屠户的儿子
  疯癫的勒维家族
  妇女时髦服务饰用品
  政治上的作用与反作用
  布拉格市容
  第二章 幼年时代和学生时代(1883-1901)
  长子的孤独
  三个妹妹
  家庭女教师和女佣人
  德国的男童学校
  在犹太教会堂
  一个中学生的噩梦
  通向世界的门户
  第三章 大学学习和终身友情(1901-1906)
  化学和日耳曼学
  锯末当精神养料
  《卢浮宫》圈子里的哲学
  知己的朋友:
  布罗德、韦尔奇、鲍姆
  性欲巡礼
  考试的烦恼
  第四章 早期散文(1900-1911)
  中学生的写作尝试
  《艺术守护者》中的吸引力
  自我观察和阅读
  战斗的神话
  没有新娘的婚礼筹备
  日记作为实验室
  第五章 最初的在职时期(1906-1912)
  在地方法院
  从“AssicurazioniGenerali”到“保险公司”
  公务员的日常生活
  夜生活
  咖啡馆文学社团
  第六章 寻找踪迹(1908-1912)
  旅行者
  自然疗法和人智学
  在电影院
  临近犹太复国主义
  依地语剧院
  第七章 观察的艺术
  渴望出一本书
  访问魏玛
  一位优雅的出版商
  闲逛者和暗中观察者
  幸福的傻瓜,孩子和骗子
  消极辩证法
  第八章 一个通信情人:菲莉丝鲍尔
  像一个女佣人
  布拉格柏林两地书
  引人注目的媒介
  文学方面的反感
  靠不住的奇迹
  从维也纳到加尔达湖
  格蕾特布洛赫介入
  约请保护人
  第九章 夜班文学写作
  心理分析的秘密
  半睡半醒状态印象
  充分敞开身体和心灵
  在父亲面前
  一则令人恶心的故事
  文思涌流和文思阻塞
  第十章 失踪者(1912-1914)
  大型体裁的魔力
  精选的美国
  卡尔罗斯曼的兄弟们
  主人公和他的教育者们
  讽刺的技巧
  世界剧院里的狂欢节
  第十一章 诉讼(1914-1915)
  订婚和柏林开庭日
  夜间的极度兴奋
  罪责的辩术
  男人的幻象--女人的身体
  法官、律师和被告
  传奇
  刽子手作为男高音
  第十二章 没有决断的战争年代(1915-1918)
  和菲莉丝一起在布登巴赫和卡尔斯巴德
  犹太复国主义政治
  想当兵
  面临现实
  再一次制定婚姻计划
  第十三章 疾病和新的逃跑之路(1917-1918)
  头和肺的谋反
  一个乡间冬季
  克尔恺郭尔研究
  自相矛盾的拯救幻想
  1918年:大变革
  第十四章 恐怖的记录(1914-1919)
  带“血腥味”的朗诵晚会
  法律的机器
  文字的致命痕迹
  炼丹术士街上的安静写作
  梦和电影
  夜间铃声的误响
  文学猜谜游戏
  虚幻犹太教
  第十五章 尤丽叶沃吕察克和米莱娜波拉克(1919-1921)
  一个教堂杂役的女儿
  米莱娜,一个有夫之妇
  在爱情之后
  在马特里亚吕疗养
  旧的负担并且几乎没减轻
  第十六章 自我勾画和譬喻(1917-1922)
  童年幻觉
  在意义的漩涡中
  神话的滑稽模仿
  异国色彩的面具
  东犹大人的灵感
  第十七章 城堡(1922)
  赴锭子磨坊
  一个陌生人
  村庄作为密封的守秩序之地
  无意识的喜剧
  女人的学识
  欺骗和避难
  上帝许与阿伯拉罕之地的语言
  第十八章 退休以后(1922-1923)
  在普拉纳奥特拉家作客
  一个阴暗的布拉格之冬
  上帝许与阿伯拉罕之地的诺言
  闪现出的巴勒斯坦计划
  第二个孩子气的相好:多拉边阿曼特
  第十九章 晚期的短篇小说(1922-1924)
  马戏团里的演员
  挨饿作为强制
  动物的音乐
  在迷宫中
  约瑟菲妮和犹太民族
  第二十章 倒数第二次旅行(1923-1924)
  只有一个目的地,没有路
  格林讷森林中的一种田园生活
  通货膨胀的冬天
  在疗养院里和医院里长途跋涉
  又进入黑暗的避难所:基林,1924年6月3日
  感谢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索引
  书中提及的卡夫卡作品目录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Peter-Andre Alt),柏林自由大学校长、教授,以写《席勒传》出名,曾获马尔巴哈席勒奖。
      张荣昌,教授,翻译家。1938年生于江苏无锡。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专攻德语文学翻译。译有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卡夫卡的《城堡》、《诉讼》、《失踪者》,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弗希特万格的《成功》以及席勒、冯塔诺等人的作品共十余部。
      以卡夫卡今日之名声,他的传记还不算多,迄今见到的除他的朋友马克斯·布罗德写的那一部外,主要还有三部:英国人海曼、美国人帕威尔和德国人宾德尔各写了一部。这三部传记虽各有特点,但都未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写法,即“作家生活+作品分析”。阿尔特的这部《卡夫卡传》则是一种崭新模式。
      《卡夫卡传》将卡夫卡性格的多面性与独特性跟其作品的深奥性与神秘性放在20世纪欧洲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思潮中加以考察,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民族学以及布拉格的地域文化传统,描绘出一个立体的、轮廓鲜明的、背景清晰的完整的卡夫卡。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