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武汉市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研究
作者:邓大才著
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2
丛书:中国农村研究书系
页数:216
定价:28.00 元
ISBN-13:9787500465416
ISBN-10:7500465416
去豆瓣看看 导言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二 文献梳理与综述
三 研究目标、任务与路径
四 研究方法和结构
五 研究数据与不足
第一章 武汉市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实态描述
第一节 纵向比较:武汉-湖北-全国
第二节 历史对比:l978——2005年
第三节 结构对比:内部结构-外部结构
第四节 市内各区之间比较:l3区比较
第五节 发展定位:工业化-现代化
第二章 城乡居民收入来源与增收因素: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因素分析
第二节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因素分析
第三节 结论
第三章 城乡居民就业的因素与来源:实证分析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第二节 非农就业的因素与来源分析
第三节 农村就业增长因素与来源分析
第四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的关系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城乡居民就业和增收:15个副省级城市比较
第一节 副省级城市的实态比较
第二节 副省级城市就业与收入增长速度比较
第三节 就业与收入的增长弹性比较
第四节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比较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副省级城市就业与收入:增长因素比较
第一节 副省级城市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副省级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乡居民就业增长的因素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贫富分化:实证分析
第一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第二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的行业差距
第三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区间差距
第四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高低收入的差距
第五节 武汉市城乡居民财富及消费的差距
第六节 结论
第七章 武汉市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前景与测算
第一节 直线趋势法预测: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
第二节 指数平滑法预测: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
第三节 向量自回归预测: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
第四节 结构方程点弹性预测:城乡居民就业与收入
第八章 研究结论
一 经济发展阶段与梯度
二 经济发展起点与后劲
三 经济发展动力与效率
四 经济发展结果与趋势
五 宏观考察与区域对比
参考文献
后记
邓大才,男,1970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汉寿县,毕业后先后到湖南常德市委办、市委研究室、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2003年调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工作。2003年评为副研究员,2006年师从徐勇教授攻读政府经济学的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粮食、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和理论研究,已发表研究报告、经济评论、学术文章30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五项。
《城乡经济:武汉市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研究》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武汉市这个“窗口”,考察全国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通过对地处中部都市圈的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的研究,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居民在就业与增收方面的差异,并进一步寻找东中西部地区就业与增收的动力,揭示城乡居民就业与增收的一般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