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历史资料
1.2 GPS进展和未来计划
1.3 GLONASS进展和未来计划
1.4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进展和未来
1.5 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第2章 卫星定位工程概念与应用前景
2.1 卫星定位业务
2.2 业务类型与频率分配
2.3 系统干扰分析及对策
2.3.1 L频段干扰分析
2.3.2 S频段干扰分析
2.4 卫星定位工程的业务优化
2.4.1 RDSS与MSS集成
2.4.2 RDSS与广域增强系统(WAAS)集成
2.4.3 RDSS与中继卫星系统(TDRSS)集成
2.5 RDSS应用
2.5.1 航空应用
2.5.2 航天应用
2.5.3 航海应用
2.5.4 陆上交通应用
2.5.5 危险困难场地监控
第3章 卫星定位基本原理
3.1 定位理论
3.2 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
3.3 MCC时延测量精度
3.4 空间传播时延误差
3.5 几何图形与定位精度
3.6 用户高程与定位精度
第4章 卫星定位系统工程设计
4.1 系统组成
4.2 系统功能设计
4.2.1 出站功能设计
4.2.2 入站功能设计
4.2.3 系统处理能力
4.3 系统技术指标设计
4.3.1 系统覆盖区域
4.3.2 系统容量设计
4.3.3 系统定位精度设计
4.4 系统信号体制设计
4.4.1 出站信号设计
4.4.2 入站信号设计
4.5 系统频率设计
4.5.1 转发器频率稳定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星地校频方案
4.6 定位卫星工程设计
4.7 测量控制中心MCC工程设计
4.7.1 MCC出站链路设计
4.7.2 MCC)~站链路设计
4.7.3 卫星轨道确定和预报
4.7.4 双星广域差分处理
4.7.5 MCC业务处理
4.8 RDSS应用系统设计
4.8.1 单址型用户机
4.8.2 多址型用户机
第5章 RDSS系统完好性及安全性
5.1 完好性监测可行性
5.2 完好性监测与报告流程
5.2.1 完好性系统基本组成
5.2.2 定位精度完好性
5.2.3 定时完好性
5.3 RDSS系统安全性
5.3.1 传输链路的信息安全性
5.3.2 传输链路的系统安全性
第6章 卫星定位用户抗干扰与低暴露技术
6.1 自适应空域滤波的原理
6.2 自适应滤波的基本算法
6.3 自适应调零天线工程设计
6.4.低暴露发射阵列天线设计
第7章 卫星导航概念与定位测速原理
7.1 卫星导航概念
7.2 卫星导航原理
7.2.1 导航任务的解决方法
7.2.2 伪距的概念与定义
7.2.3 导航定位方程
7.3 几何精度因子
7.4 卫星导航测速原理
7.5 定位测速精度
7.5.1 全球系统的定位精度
7.5.2 全球+区域增强系统定位精度
7.5.3 全球+区域+本地增强定位精度
7.6 距离差分与径向速度差分
7.7 组合方法
7.8 载波相位差分法
第8章 卫星导航系统性能需求与总体设计
8.1 RNSS的必备性能
8.1.1 RNSS增值性能
8.1.2 RNSS高维性能
8.2 总体设计的任务与流程
8.3 工程设计的任务与流程
第9章 卫星导航体制设计
9.1 体制设计原则及设计内容
9.1.1 设计原则
9.1.2 设计内容
9.2 服务方式及内容
9.3 卫星轨道及星座选择
9.3.1 轨道高度
9.3.2 星下点轨迹及其对测控方案的影响
9.3.3 轨道平面及星座卫星数量
9.3.4 卫星轨道种类的选择
9.4 信号频率与调制编码方式
9.4.1 导航信号频率选择原则
9.4.2 国际电信联盟推荐的导航频率
9.4.3 信号频率及带宽选择
9.4.4 卫星多址识别与测距码设计
9.4.5 导航信号调制方式
9.4.6 导航电文有选择的纠错编码
9.4.7 北斗操作者对卫星导航频率兼容的主张及北斗信号结构
9.5 卫星导航的时间标准与计时方式
9.5.1 卫星导航时间系统
9.5.2 世界时UT
9.5.3 协调世界时
9.5.4 儒略周期
……
第10章 卫星导航运行控制系统设计
第11章 导航卫星和导航载荷
第12章 卫星导航用户机
第13章 导航用户机应用实例
第14章 卫星导航用户机模拟测试系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