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学(第2版)
作者:谭世贵 等主编
出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0.10
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页数:526
版本:2
定价:49.00 元
ISBN-13:9787562036951
ISBN-10:7562036950
去豆瓣看看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证据制度概述
第一节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关于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争鸣
第二节 证据制度的认识论基础
第三节 证据制度的价值论基础
第四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真实发现原则
第二节 证据裁判原则
第三节 自由评价原则
第五章 证据规则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关联性规则
第三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第四节 非法自白排除规则
第五节 传闻排除规则
第六节 意见证据规则
第七节 最佳证据规则
第八节 特权规则
第九节 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
第二编 证据论
第六章 证据概述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第七章 物证
第一节 物证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物证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第三节 物证的作用
第四节 国外关于物证的立法与理论
第八章 书证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书证的分类
第三节 书证的作用
第四节 国外关于书证的立法与理论
第九章 证人证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证人证言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证人证言的作用
第四节 国外关于证人证言的立法与理论
第十章 被害人陈述
第一节 被害人陈述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被害人陈述的作用
第三节 国外关于被害人陈述的立法与理论
第十一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作用
第三节 国外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立法和理论
第十二章 当事人陈述
第一节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当事人陈述的分类
第三节 当事人陈述的作用
第四节 当事人自认的概念、分类及法律效力
第五节 外国关于当事人陈述的立法和理论
第十三章 音像、电子资料
第一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产生和使用
第二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概念和特点
第三节 音像、电子资料的意义
第四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录音录像制度
第五节 外国关于音像、电子资料的立法与理论
第十四章 鉴定结论
第一节 鉴定结论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鉴定结论的分类
第三节 鉴定结论的作用
第四节 国外关于鉴定结论的立法、理论和实践
第十五章 勘验检查笔录和现场笔录
第一节 勘验笔录
第二节 检查笔录
第三节 现场笔录
第四节 国外关于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立法和理论
第十六章 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第一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 收集与保全证据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收集与保全
第十七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任务
第三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 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十八章 证据的分类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第二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三节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第四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第五节 本证与反证
第六节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第七节 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
第八节 合法证据与非法证据
第三编 证明论
第十九章 证明概述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的体系与环节
第三节 证明的意义
第二十章 证明主体
第一节 证明主体的概述
第二节 证明主体的范围
第二十一章 证明对象
第一节 证明对象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第五节 非诉讼法律活动中的证明对象
第六节 免证事实与司法认知
第二十二章 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第二十三章 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第二节 刑事证明标准
第三节 民事证明标准
第四节 行政证明标准
第二十四章 证明方法
第一节 证明方法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二节 证明方法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推定
第二十五章 证据在审判中的运用
第一节 举证
第二节 质证
第三节 认证
第四节 运用证据认定案情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刑事起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刑事诉讼的现代化》、《刑事证明理论》、《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与中国刑事法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高校法学类专业出版机构,其宗旨是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多年来我社始终把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各种层次、多种系列的精品法学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荣获国家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的优秀教材奖,是我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多次荣获国家良好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荣誉称号。在新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真诚为广大读者服务,努力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