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1章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主要特点
第2章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信息流程
第3章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产品
第二部分 软件
第4章 简介
4.1 系统软件组成
4.2 系统软件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要求
4.3 安装系统软件
4.4 设置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力和颜色数
4.5 卸载L波段(1型)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
第5章 主要特点
5.1 设计思想
5.2 主要特点
5.3 主要功能
第6章 计算公式
6.1 本站气压
6.2 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的计算
6.3 厚度及位势高度计算公式
6.4 量得风层的计算
6.5 气象要素的内插处理
6.6 规定等压面间的平均升速
6.7 平均升速
6.8 矢量风
6.9 雷达测量位势高度
6.10 用雷达测高计算气压
6.11 相对经纬度的计算公式(空间定位)
6.12 热敏电阻温度元件的误差订正
6.13 基测检定箱和水银气压表水银槽面不在同一海拔高度的气压订正公式
第7章 主要处理方法
7.1 数据的使用
7.2 规定等压面的计算
7.3 零度层的选取和计算
7.4 对流层顶的选取
7.5 特性层的选取
7.6 温、压、湿的失测处理
7.7 量得风层的计算
7.8 各规定层风的计算
7.9 最大风层的选取
7.10 测风终止时间大于探空终止时间的处理
7.11 综合观测雷达无斜距的处理
7.12 气球下沉记录的处理
7.13 探空终止层的处理
7.14 仰角低于测站“雷达最低工作仰角”的处理
7.15 “放球软件”或系统“死机”后的处理方法
7.16 编制常规报文的规定
7.17 高空气象观测空间、时间定位报告电码
7.18 高空记录月报表的编制与统计
第8章 台站常量参数设置
8.1 设置本站常用参数
8.2 发报参数设置
8.3 设置设备信息参数
第9章 放球软件的使用
9.1 启动放球软件步骤
9.2 界面组成
9.3 方位角、仰角显示功能
9.4 距离显示控制
9.5 雷达发射机、接收机控制
9.6 探空电码监测
9.7 微机雷达通信指示
9.8 雷达故障报警监测
9.9 天线跟踪旁瓣的处理
9.10 示波器距离、角度及天线内、外控制切换开关
9.11 操作提示
9.12 探空和球坐标数据显示、处理区
9.13 调入待施放探空仪的参数文件
9.14 进行施放前的探空仪基值测定和瞬间观测值的输入
9.15 设置放球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
9.16 开始放球
9.17 自动修改探空曲线
……
第10章 数据处理软件
第11章 文件系统与命名规则
第12章 背景地图制作方法
第13章 系统操作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
第四部分 探空数据接收机
第五部分 电子式光学测风经纬仪
第六部分 GTSI系列控空仪
第七部分 探空仪检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