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工程及应用
作者:(美)爱凡蒂斯,(美)哈克尼,(英)库马乐 编著,赵名珠,宋晓平,郑青阳 译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4
页数:268
定价:46.00 元
ISBN-13:9787111371786
ISBN-10:711137178X
去豆瓣看看 译者序
前言
本书贡献者
第1章 电化学电池导论
1.1 何谓电池
1.2 电池的定量表征
1.2.1 电压
1.2.2 电极动力学(极化和电池的阻抗)
1.2.2.1 双电层
1.2.2.2 反应速率
1.2.2.3 非平衡态电极
1.2.2.4 塔菲尔方程
1.2.2.5 绘制铜电极塔菲尔曲线的实例
1.2.2.6 其他限制性因素
1.2.2.7 电池的塔菲尔曲线
1.2.3 容量
1.2.4 搁置寿命
1.2.5 放电曲线/循环寿命
1.2.6 能量密度
1.2.7 比能量密度
1.2.8 功率密度
1.2.9 服役寿命/温度的关系
1.3 原电池和蓄电池
1.4 电池的市场
1.5 循环和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原电池
2.1 引言
2.2 早期电池
2.3 Zn/C电池
2.3.1 Leclanch6电池
2.3.2 Gassner电池
2.3.3 当今的Zn/C电池
2.3.3.1 电化学反应
2.3.3.2 组成
2.3.4 缺点
2.4 碱性电池
2.4.1 电化学反应
2.4.2 组成
2.4.3 缺点
2.5 扣式电池
2.5.1 Hg0电池
2.5.2 Zn/Ag20电池
2.5.3 金属、空气电池
2.5.3.1 锌/空气电池
2.5.3.2 铝/空气电池
2.6 锂原电池
2.6.1 Li/SOCl2电池
2.6.2 Li/S02电池
2.7 氢氧电池
2.8 原电池的损坏
2.9 结论
参考文献
第3章 蓄电池的材料与化学性质回顾
3.1 铅酸电池
……
第4章 锂蓄电池的当前应用与潜在优势
第5章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工程设计与化学性质
第6章 锂离子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
第7章 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解液
第8章 锂离子电池体系材料的力学机理
参考文献
Katerina E.Aifantis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1岁时(2005年)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成为荷兰最年轻的博士学位获得者。2008年,她成为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最年轻的初始奖学金资助者,在希腊塞萨洛尼基的亚里士多德大学力学和材料实验室从事纳米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在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物理系任兼职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从纳米晶的力学性能到细胞的电刺激,其中锂电池的破坏机制是她研究时间最长的领域。
Stephen A.Hackney是密歇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教授,在相转变过程中材料界面和表面的物理过程的实验研究和机理阐述方面发表了90多篇学术论文。在最近的15年里,与3M、魁省水电局和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开展合作,将材料科学的概念应用在电池电极行为的研究领域。
R.Vasant Kumaf是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的材料化学团队的高级研究员,并且是中国河北理工大学的名誉教授。他在材料化学合成、器件和电化学领域进行了长达15年的研究,发表了130多篇学术论文,获授权专利8项。他是EMC公司和氢能公司的创始人和理事,这两家新兴企业生产传感器和安全仪器。他还创办了衍生的绿色铅有限公司,该公司首创环保的完善工艺,从汽车电池的废弃电极中,以高比表面积的活性前驱体状态直接回收电化学活性材料。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工程及应用》主要介绍了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工程及应用方面的知识,重点阐述了使用纳米技术提高新型电池性能的方法和途径。内容包括电化学电池导论,原电池、蓄电池的材料与化学性质回顾,锂蓄电池的当前应用与潜在优势,锂离子电池新型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性质与表征,锂离子电池体系材料的力学机理等。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材料、工程及应用》可供从事化学电源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