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区域经济学(第3版)
作者:高洪深 编著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7
丛书: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页数:240
版本:3
定价:26.00 元
ISBN-13:9787300123189
ISBN-10:730012318X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第三节 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区位概念
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
第三节 区域经济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
第三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及新趋势
第四节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典型合作组织
第四章 国家区域经济
第一节 国内区划的区域经济
第二节 特区经济
第三节 城市区域经济
第四节 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
第五章 总部经济
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概念与机理的系统描述
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转型的综合分析
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概念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第三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第四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第九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区别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区域差异理论
第二节 地域分工理论
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
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第二节 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设计
第三节 对指标体系框架的进一步研究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方法
第十二章 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第一节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
第二节 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
第三节 法国区域经济发展方略
第四节 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
第五节 意大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高洪深教授,吉林农安人。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知识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获得硕士学位之后,不久赴联邦德国在卡尔·杜易斯堡(Karl Duisburg)基金会进修中心专攻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回国后,在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1991年再一次到德国卡塞尔大学作访问教授,和德方教授合作进行区域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高洪深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是利用经济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和有关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结合起来,综合、集成地研究区域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前沿课题,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曾先后获部级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还有五项成果获其他奖;至今已在国内外正式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1992年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区域经济学(第3版)》是在《区域经济学》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补充和调整,吸收了区域经济学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例如,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总部经济等,同时,也删掉一部分过时和不成熟的内容,形成了《区域经济学》第三版。
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二章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和基本概念;第三、四、五章重点论述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区经济、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第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分别阐述以下区域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指标体系;第十二章 主要介绍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区域经济学(第3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有关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以作为区域经济研究与开发人员的研究参考书,还可以供不同层次的经济与行政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领导和管理人员使用。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