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研究前沿丛书:信息化改变社区
作者:王颖 (作者), 等 (作者)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4
丛书:社区研究前沿丛书
页数:336
定价:69.00 元
ISBN-13:9787509729489
ISBN-10:7509729483
去豆瓣看看 一 社区信息化的理论探索
1 信息时代社会基层组织的困境和重建
1.1 中国社区的独特历史地位
1.2 社区概念的引入与广泛接受
1.3 城市社会治理关系变迁
1.4 社区面临深层次社会变迁的困境
2 社区信息化的概念、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
2.1 什么是社区信息化
2.2 社区信息化要解决什么问题
2.3 社区信息化的基本架构与内容
2.4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愿景目标
3 社区信息化的宏观定位
3.1 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
3.2 社区信息化是加快社会建设的手段
3.3 社区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社区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工作的检验尺度
4 社区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1 初级应用阶段
4.2 平台建设阶段
4.3 系统对接阶段
4.4 应用联动阶段
4.5 持续整合阶段
二 社区信息化的整体发展状况
1 社区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1.1 中央政府对社区信息化的政策引导和科研投入
1.2 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区实践
2 社区信息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从时间和地理分布维度看先行者之间的发展程度差异
2.2 从自发启动因素、城市区位特征,看先行者的目标差异
2.3 从两条建设主线的服务内容看社区服务的供需差距
3 社区信息化应用领域和应用效果
3.1 各级主体社区信息化建设应用领域划分
3.2 上下贯通的服务渠道建设及问题
3.3 问题与展望
三 信息时代的社区参与式民主
1 蓬勃兴起的社区参与式民主
1.1 外来民主的中国式接收:为社区参与式民主奠基
1.2 社区民主:从彰显身份的政治参与到维护权益的生活参与
2 社区参与式民主的真实影响力
2.1 邻里沟通:建设守望相助的邻里社区
2.2 社区对话:启动人人参与的社区建设
2.3 社区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民间力量
3 社区参与式民主的概念、成因
3.1 社区参与式民主的基本概念
3.2 社区参与式民主的生存空间
3.3 社区参与式民主产生的社会动因
4 改变观念、主动应对已经发生的社会变革
4.1 重要的社区“公共场域”建设
……
四 信息化支撑下的社区居家养老
五 信息联通型的社区医疗卫生
六 贴近百姓的社区商业信息化
七 社区网站的发展状况分析
附录一 社区信息化评价体系研究
附录二 社区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介绍
1 社区信息化建设先行者启动的时间和地域分布特征
2 社区信息化建设先行者实际应用领域对比
后记
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组织与社区研究室主任、中国社区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主持过多项国家部委、院所重点课题和国内外合作课题。出版专著《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城市社会学》,出版合著《观察社会的视角--社区新论》、《寻求新的协调--中国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的社团组织》、《中国数字家庭发展研究报告》等。
什么是社区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一个有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参与的、联通社会服务的基础公共平台,以实现邻里沟通、社区对话、协商解决公共事务、共同规划社区发展;通过有组织的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促使公共决策更趋合理,促使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更人性化,更便利、实用、安全,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增强社会凝聚力。
社区信息化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关键点:其一是社区居民的持续参与,其二是整合信息和资源,面向社区,针对居民需要,提供定制式、综合性,便利、安全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
《社区研究前沿丛书:信息化改变社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主体和不同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丁对比研究和深入剖析,旨在提升对社区信息化的理论思考,进一步引导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社区信息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是一项由分散走向整合的基础社会建设。它具有社区居民参与、信息资源整合和个性化服务的特性,对我们现有的城市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推动着社区权力关系和社会治理结构发生转变。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