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自序
  上篇:品类原理
  品类第一律 心智共识
  1.“品牌背后有个更大的品牌”
  2.鲁酒品类的幻灭与川酒品类的完胜
  3.风雨彩虹见云烟
  4.品类形成的动机-功利化的头脑
  5.做对比做第一更重要
  6.品类价值
  7.如何划分品类
  品类第二律 文化衍生
  1.生活在古代-发现品类而非创造品类
  2.裴李岗与雅典卫城的东西差异
  3.文化差异下大量的品类空白
  4.乌江榨菜“三榨”榨出品类机会
  5.新天的仲夏夜之梦
  品类第三律 品类属性
  1.“打开电脑-点击鼠标右键-点击属性”
  2.“花生牛奶”的低调成功与“果蔬汁”的华丽败局
  3.Norplant无法生产的创新
  4.“玩具就是玩具,电脑就是电脑”-任天堂的感官娱乐
  品类第四律 品类特征
  1、特征决定命运
  2、品类特征图谱(TLC)——品类可感知的视听元素
  3、坐什么,你就是什么——椅子传奇
  品类第五律 品类原型
  1、最像水果的水果
  2、橙汁效应
  3、安藤百福与方便面品类原型
  4、把握中国的品类机会——品类原型的复制者康师傅
  下篇:品类运动规律
  品类第六律 先导汇聚
  1、牛屁股上的烙印
  2、品类第一机会:领先进入没有强势品牌的强势品类
  3、卖不掉的德夫瑞克键盘——领先者定义品类特征
  4、从“O”开始的产业——电动牙刷
  5、天然品类优势的宁夏红枸杞酒和“派”品类启动者—达利
  6、陈世家比“陈醋”更“陈”醋
  品类第七律 互动扩张
  1、品类机会:寻找有活跃品牌的启动期品类进入
  2、加速品类启动,没有对手就制造对手!——绿箭加速度
  3、制造品类竞争对手的大赢家:宝洁的多品牌策略
  4、区域性企业的多品牌小成本运作:金家酒、家家酒品牌群竞台
  5、任何阶段都存在竞合的可能:瓶装饮料成熟品类的互动扩张
  品类第八律 二元定位
  1、品类机会:品牌二元定位
  2、“一头沉”的中国运动鞋品类
  3、“O氧化,真新鲜”与“好朋友永远不氧化”
  4、“全麦”在“运动”
  品类第九律 卖点前驱
  1、品类机会:启动期、成长期的品类卖点越物质越有效
  2、卖点三可原则:可感知、可理解、可识别
  3、案例:五月天剑走偏锋——两个地级市销售5000万
  4、案例:烟草包装文案的隐秘
  5、案例:妇炎洁“5秒清凉杀菌”
  品类第十律 形象后发
  1、品类机会:稳定期的品牌导入或扩张是大资本的游戏
  2、主流价值观:流行性、时尚性、积极性
  3、明星是最省钱的品牌工具
  4、品牌形象载体:选择成熟形象
  5、李小龙的“真功夫”
  品类第十一律 品类延伸
  1、品类机会:跨品类延伸
  2、强盗品牌:全能的“维珍”
  3、“啊~噢,演出开始了!”迪斯尼的欢乐贩卖
  品类第十二律 品类优化
  1、品类机会:制造消费期待
  2、MP3之后的期待
  3、奔2、奔3、奔4、奔5…奔向永远
  品类第十三律 弯道效应
  1、品类机会:顺应品类突变实现产业转型
  2、大事件:技术突变、观念突变
  3、柯达中国的两次品类突变:a、胶卷向冲印店:b、数字化浪潮
  4、肯德基的中国梦
  5、真功夫:中式快餐品类优化的收获者
  附件:品类机会分析工具